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大幕开启 专家称不能是甩包袱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事业单位改革大幕开启
中国特色的事业单位改革酝酿十年,大幕终于开启。这是继农村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后,中国社会又一次重大变革。涉及人口4000万,影响深远
4月16日,新华社发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指出当前事业单位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一个时期改革的阶段性目标。今后5年将为事业单位改革的过渡期,其间以完成清理分类为目标,并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
“《意见》的成文是在去年3月23日,其后经历了一个部署工作的预备期,并于今年全文公布。”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新闻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事业单位是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与公务员不同。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事业单位予以财政补助,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主事业单位,后者国家不拨款。与之相对应的是企业单位,是自负盈亏的生产性单位。
此前曾参与《意见》讨论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学院院长曾湘泉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去年文件成文后“一直是保密状态,比较敏感,大家讨论了很长时间,迟迟没有公开”,在该院今年初举行的新年报告会上,还就事业单位改革设置了专门的分论坛进行研讨,“中央选择现在公布,应该是各方面时机比较成熟了”。
沉疴痼疾
《意见》指出,目前中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
而这些事业单位的“沉疴痼疾”与当前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中国现实需求相悖,后者所需要的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并且该任务正在变得更加艰巨。因此,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
“一直以来,事业单位没有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其应有作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事业单位本应承担公益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一方面为纳税人提供完美的服务产品,另一方面带动每个公民为公共社会利益发展发力。但是,由于多年发展中积累的各种问题,以至于这些责任非但没有尽到,事业单位反而在很多方面成为公益事业发展的阻滞力量,引起诟病。
据统计,中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共计3000多万正式职工,其中教育、卫生和农技服务从业人员三项相加,占总人数的3/4;教育系统人员占一半左右;另有900万离退休人员,总数超过4000万人。就北京市而言,其现有事业单位约1万个,编制近53万名,而且还有一定数量空编。
其中占去绝大多数的教育、医疗等机构,在《意见》中被划分为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今后5年,这类单位要达到“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的目标,相较承担行政职能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两类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的进度要求,显得缓慢。
这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白智立口中,被描述为顺应分类改革要求而采取的“渐进式改革”。正是由于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比重大,在现实社会中涉及的利益关系更多、更复杂,因此改革的难度也更大。以前试图把教育、医疗等行业推向市场,多年的实践证明不妥,现在的改革则要发挥其公益性。
据悉,当下重点大学发展经费构成中,财政拨款约占30%。“大学的公益性主要应体现在拨款上,这样的比重显然无法保证,因此导致许多大学甚至一度把创收作为重要发展指标,引发了教育领域的诸多问题。”一位重点大学的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医疗也存在类似问题,这也是事业单位改革刻不容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