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今日起在京举行

2012年05月03日 00: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5月3日电 为期两天的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于今日起在北京举行。这是今年中美之间又一次重要交往,双方各20多个部门的负责人参加对话。中国领导人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还将会见美方代表团主要成员。

  战略对话议题广泛

  据了解,在本次战略对话期间,将举行多场大、小范围会谈,确保两位特别代表有足够的时间就中美关系、广泛领域合作、在亚太地区的互动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等深入交换意见,这其中包括外交政策、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南北苏丹、南亚问题、联合国维和等议题。

  2日,在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战略框架下,第二次中美战略安全对话在北京举行,这是中美外交部门和军方人员共同参与的高级别对话,主要讨论双方关心的战略安全、综合安全问题。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和美常务副国务卿伯恩斯共同主持了对话,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中国驻美国大使张业遂、美国防部代理副部长米勒、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洛克里尔等参加。

  双方在坦诚、务实的气氛中就共同关心的战略安全、综合安全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加深了相互了解。双方同意继续发展好中美战略安全对话机制,使之为增进两国战略互信发挥更大作用。

  据介绍,本轮战略对话期间,还将举行关于外交政策、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南北苏丹、南亚问题、联合国维和等对口会见或磋商。战略对话按惯例将发表具体成果清单。

  中方表示,期待通过本轮对话,回顾、总结四轮战略对话的重要共识和有益经验,为今后对话提供借鉴和启示。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扩大双边多边合作,管控好分歧,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通过对话规划对话机制未来,探索中美共同建设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道。

  经济对话设定三方面议题

  据悉,经中美双方商定,本次经济对话的主题为“深化战略沟通与务实合作,推进持久互利的中美经济关系”。围绕这一主题,双方将讨论以下议题:

  一是促进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主要讨论全球经济挑战、中美财政和货币政策展望、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互动及其影响、中美经济再平衡、中美经济结构调整等。

  二是拓展贸易和投资机遇。主要讨论促进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多边贸易体系和区域贸易安排、改革国际规则和全球经济治理、促进投资便利化、鼓励创新和竞争等。

  三是金融市场稳定和改革。主要讨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和跨境监管合作、跨境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准入、石油价格市场监管和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监管等。

  谈及本次经济对话的重点议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鉴于人民币汇率已接近均衡水平,该议题在本轮战略经济对话中将不再那么炙手可热,这也是与前几轮对话不一样之处。

  小资料: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共同倡导建立的。胡锦涛主席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国务委员戴秉国,同奥巴马总统特别代表国务卿克林顿、财政部长盖特纳共同主持对话,并分别主持其框架下的战略对话和经济对话。

  2009年7月27日至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顺利举行并取得积极成果;2010年5月24日至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2011年5月9至10日,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战略对话框架下,中美首次战略安全对话举行。

  过去三轮对话成果丰硕。双方发表了联合新闻稿,经济对话发表了《中美关于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和经济合作的全面框架》和三份联合成果说明,战略对话发表了两份具体成果清单。成果共有200多项。除每年一次定期对话外,四位特别代表还通过灵活多样的小范围会晤、不定期通话等形式保持密切沟通。战略对话框架下启动了中美战略安全对话、亚太事务磋商等对话机制。

【编辑:王峥】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