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专家历时10年成功研发大型模拟计算软件
现年39岁的邓国强,是总参工程兵某设计研究所的一名高级工程师。在十几年的科研生涯中,他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并被评为“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
“金子”“超人”“千里马”,品读熟人对他的这些美誉,邓国强无疑是个难得的科研人才。博士毕业后不久,邓国强就被中国工程院院士杨秀敏看中,开始从事科研工作。令邓国强没想到的是,工作不多久,他就迎来了科研生涯中的第一项科研重任:编制一套大型冲击爆炸模拟计算程序。
对于科研工作经验尚浅的邓国强来说,开发这么大型的模拟计算软件,很可能会无功而返。有的同行也认为,这是“小马拉大车”,他能胜任吗?
可酷爱科研工作的邓国强并没有却步,而是勇敢地向众人眼中的不可能说“不”,毅然受领了任务,开始了长期而艰苦的科研攻关。
编制如此大型的一套程序,不仅要开发诸多大型计算软件,更需要有高性能分布式可视化的并行计算系统作保障。而其中分布式可视化技术又是高性能计算最核心的技术,但该技术长年被国外封锁,而国内也少有专家涉足研究。
关键技术领域的空白,成了邓国强科研路上的“拦路虎”。但天生性格倔强的他,脑海里却没有一丝退缩的念头。
他找来大量相关的专业书籍,大部分时间都蹲在了实验室,一边学习一边研究。在经历了上千次失败后,他成功开发出了国内领先的某技术平台,实现了高性能计算各系统间的无缝连接,为完成防护工程设计科研任务、构筑顶级防护盾牌创造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经过10年的努力,邓国强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这项科研重任,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先后建立了冲击爆炸三维计算理论框架,编制了数十万条语句大型计算软件,组建了分布式并行计算集群和可视化集群,为常规武器破坏效应研究搭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值模拟平台。这项成果不但弥补了国内该领域近20年的空白,而且某些技术指标还达到了国际水平。
搞科研工作,从来不可能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在工作中,邓国强一直坚持拣大头、扛重担、攻难关。
作为“某抗侵彻爆炸作用研究”课题的主要完成人之一,邓国强承担的任务工作量大、难度高。为了不影响整个课题的研究进度,他每天坚持加班4小时以上。最终,他在弹丸冲击贯穿、爆炸震塌、弹片与冲击波复合作用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开创性研究成果,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那一年除夕夜,外面鞭炮声声,邓国强独自一人在办公室盯着计算机屏幕上不断扫过的一行行代码。经过长时间调试,屏幕上终于呈现出了等待已久的结果,数值计算中令人头痛的一种限制被突破了。
“搞科研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秉着这样的理念,邓国强一步一个脚印地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取得进步。他先后创造性提出模拟仿真实验室的基本构想和系统构架,并研制成功了具有数十个节点、运算能力超强的高性能计算机。
寒来暑往十几载,经过一次次从不可能到可能的磨砺,邓国强这块“金子”也愈发变得闪闪发光。面对笔者,邓国强用两个字概括他的成功经验:坚持!在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之下,一个个奇迹在他手下诞生。(赵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