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推进社保既满足民众诉求 又防止泛福利化
到2020年全面建成具有中国特色、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我国将推进哪些改革?记者专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
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本报记者 白天亮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伤有所保——亿万民众的殷切期盼,正逐步变为现实。
过去十年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实实在在地让数亿百姓受益,提升着人们幸福指数。
搭建社保安全网
——过去10年,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百姓获益最多的时期
回顾过去十多年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认为,“这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百姓获益最多的时期。”
为什么这样评价?首先是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十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从国有企业扩展到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从单位职工扩展到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从城镇扩展到农村,填补了多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空白,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
其次,覆盖人群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党的十六大以后到2011年,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每一项社会保险都扩大覆盖了几千万人到上亿人。特别是医疗保险,由于实行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数从十六大之前的1亿多人迅速扩大到2011年的13多亿人,10年增长10多倍。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还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中央财政安排509亿资金,帮助地方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统筹解决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医疗保险问题,受惠群众达到800多万人;将300多万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等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将500多万未参保集体企业和“五七工”、“家属工”等群体纳入养老保险,使越来越多的人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短短的十年间,数亿人被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计划,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胡晓义说。
与此同时,保障水平较大幅度提高,保障和改善了广大群众的基本生活。2005年至2012年,连续8年全国统一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11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每月基本养老金达到1531元,是2002年的2.56倍。医疗保险报销的“封顶线”随职工工资水平提高而迅速提高,特别是新医改后,“封顶线”又提高到职工平均工资的6倍。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待遇以及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也同步提高。保障水平的稳步提高,保障和改善了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
深化改革不停步
——改革要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既要不断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又防止“泛福利化”倾向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基本建立了起来,但改革的步伐仍不能放慢。“改革已渐进深水区,原有的矛盾还没有彻底解决,新的矛盾又在凸显,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胡晓义表示。
城镇化提速,要求加快打通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转换路径。迎接人口老龄化高峰,要求增强我国社会保障的资金支撑能力。就业方式多样化,对社会保障管理方式和手段提出了新要求。最大的挑战,则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老百姓对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的诉求总体趋于解决,更加多样化的目标诉求,比如公平化的诉求、便捷化的诉求、安全性的诉求逐步显现。
胡晓义认为,稳步推进社会保障改革,要把握好几个重点:一是增强公平性。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而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公平正义诉求愈益强烈。当前,应把增强公平性放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首位,实现各类群体的全覆盖,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总体水平,着力缩小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特别要注重“机会公平”,在做出适当普惠式制度安排的同时,加强社会保障的激励约束机制,明确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的责任。
其次是适应流动性。他介绍说,现在全国每年新增1000多万农村人口转到城镇就业和定居,同时有上亿农民工在城乡间频繁流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必须着力解决地域分割、分散管理、资金结存苦乐不均的矛盾,遵循大数法则,发挥大范围共济和防范风险的功能。
此外是保证可持续性。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既需要着力解决现实突出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又需要着眼长远,实现社会保障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胡晓义认为,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给中国一个重要启示,必须合理确定社会保障水平并保持政策的适当激励性,才能实现社会保障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推进我国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增强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意识,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不断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又要防止“泛福利化”倾向,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瞻前顾后、协调发展。
基本保障全覆盖
——2020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做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到2020年,我国将力争全面建成具有中国特色、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定型和稳定发展,做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胡晓义解释说,这其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人人享有,二是基本保障。人人享有意味着全覆盖,不分城乡、不分年龄、不分职业。基本保障意味着保障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