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孝何必拘泥于节?如何尽孝比母亲节更重要
有学者呼吁,尽快确立自己的“中华母亲节”。专家认为,过自己的传统节日,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大问题。中国人不要过西方人的传统节日。(5月13日新华网)
“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母亲,这是世界上最温婉动人的称呼。用再美丽的词语来形容母亲,也都显得苍白而无力。尽孝要趁早,设立母亲节,如果能提高全民孝顺母亲的意识,确乎有必要。
但是,真有必要分清西方的母亲节还是中华的母亲节吗?尽孝何必拘泥于节,如果孝顺母亲,即便没有节日也无妨;如果没有孝心,天天都是母亲节又能如何?节日毕竟只是一个载体,尽孝才是内核。
网上流行这样的说法,“妈妈22岁生下我,19年前,妈妈每天都能看到我,现在我19岁了,已经半年没回家看妈妈。如果妈妈可以活一百岁,那妈妈还可再活59岁,如果我依然半年回家看她一次,我这一生,妈妈这一生,就只有118次机会见面了,这道数学题的答案,我希望我是算错了。”看了之后,心惊之后便是黯然。许多人与妈妈见面机会少,确是事实,有媒体近日调查显示,七成人跟母亲不在同一个城市生活,近四成人每年陪母亲不到10天。
只要是正常人,做子女的不会不爱妈妈、不会不想念妈妈,做母亲的不会不爱孩子、不会不想念孩子。但是,在人口流动已成常态的社会大变迁时代,孩子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显得多么奢侈。前不久,江西省宜春一个偏远小山村塘溪村的悲剧震惊世人:72岁的老农王久寿同时失去了5个孙子女。5月6日,他的6个孙子女到村后的池塘洗澡,结果只有最小的孙子生还。报道称,王久寿的两个儿子都在城市打工,两个儿子的6个子女都跟着老两口生活,老两口都是超过70岁的古稀之人。这是双重人伦悲剧,年幼的孩子不在父母身边,而在外打工的子女同样不在父母身边。如果没有发生悲剧,他们过母亲节,该怎么过?至多也只能电话联系而已。
人口普查显示,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越来越多,但悲哀的是,老人多了,不少子女并不在身边———统计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了2.6亿。父母垂垂老矣,他们需要子女的关爱和孝顺,但是在这个苍凉而躁动的社会,全家济济一堂、其乐融融,多么不容易。
孝心,不能拖;爱,不能迟。“母亲节,你的爱回家了吗?”这是网上的一句问候语。我们的爱怎么才能回家,每个人都应该想一想,相关部门也应该想一想,别老把精力放在该不该设立中华母亲节,而忘记了如何尽孝。(秦淮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