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要在社会生活中建立学雷锋的社会组织机制
中新网长沙5月14日电(唐小晴)民间为何流传“三月来四月走”、“雷锋没户口”现象?湖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中心的首席专家李建华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这是学雷锋缺乏常效性的表现。为此,他认为必须要在社会生活中建立学雷锋的社会组织机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雷锋精神被赋予更多内容和更为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追求和精神象征。14日下午,包括李建华在内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及省内外领导在长沙共探如何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发展。
针对学雷锋活动中出现的冷热化、行政化、个人化现象,李建华将其原因归结于学习雷锋活动缺乏常态化机制。“深化学雷锋价值内涵、建立价值导向机制,是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必要途径。”
李建华认为,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真、善、美的道德真谛,随着时代发展呈现出更为丰富的道德价值内容,建立价值导向机制是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要充分发挥现代媒体多样性优势,搭建立体学雷锋道德价值宣传体系。同时,还需在家庭、学校、社会多层面建立完善的学雷锋价值宣传体系,实现雷锋教育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多维化。“要定期开展关于雷锋精神道德价值研讨活动,为社会成员参与研讨提供广阔平台。”
“各级政府要定期进行学雷锋先进人物和团体评选,评奖活动定要注重其社会的长期性。”李建平强调,在社区等基层社会单元建立学雷锋活动记录数据库是学雷锋常态化的最好体现。
湖南目前有40万学雷锋志愿者。李建华表示,学雷锋常态化还需建立行为管理机制。“对学雷锋志愿者队伍的培养,要有长远规划和系统安排。”他建议,要注意提高志愿者综合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其制定细致培训目标、内容和方法,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李建华说,要想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还需建立学雷锋文化引领机制、榜样学习机制和行为管理机制。
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对李建华的观点颇为赞同。他说,要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必须要先观念常态化;要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战略高度认识学雷锋的重要意义。同时,还要大力推进雷锋精神时代化,转变方式方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