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网友称弹性延迟退休年龄或成部分人恋权恋官借口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6月11日 14:57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网友称弹性延迟退休年龄或成部分人恋权恋官借口
截至6月11日对“弹性延迟领养老金”一事网民态度的人民网调查结果

  6月5日人社部透露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后,引发网络舆论强烈反响。人民网于6日推出“如何看待人社部拟适时建议弹性延迟领养老金年龄”在线调查,截至今晨六点,已有超过逾76万名网友参与调查,高达93.7%的网友投了反对票。人保部一位内部人士也证实,相关政策的前期研究工作将在2012年下半年启动。

  人民网曾于2008年11月5日推出的《报道称退休年龄酝酿延迟至65岁,您怎么看?》调查中,有超过12万名网友参与,62.2%投反对票。相比之下,本次参与投票的网友已经翻了五倍以上。在各大门户网站和微博上,网友也以密切的评论表达了对这一涉及所有人的政策走向的关注。

  目前,“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尚非定论的政策,仍处于构想阶段。但人社部此前已表示,推迟退休年龄是一种必然趋势。部门正在对退休及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在总结国内外一些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国情,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科学论证,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

  意见对垒:弹性vs 强制

  观点一:弹性好,但能不能永远弹性下去?

  养老金弹性延迟政策在上海已有先例。2010年10月1日起,上海实行《关于本市企业各类人才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试行意见》,允许在男性不超过65岁、女性不超过60岁的范围里,由符合条件的人自愿“柔性延领”养老金。

  有媒体认为,“柔性”、“弹性”给予了申领人自主选择的空间,方便各类人群按自己的需要做出养老决策。长沙晚报发表评论说,不同的利益诉求让社会各方对弹性退休仍存在不同看法和意见,不过与其坐而论道,纠结于弹性退休的利弊得失,不如起而行之,让领取养老金年龄先“弹”起来;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不像弹性退休“尾大不掉”,而是“船小好调头”,相当于精简版操练,有利于扬长避短,使决策臻于完善。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网友表达了对政策变动的不信任感,担忧“弹性”有朝一日变为“强行”。网友“坏人虫子”说:“三十年前你们宣传‘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我们信了;二十年前你们改为‘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我们依然可以接受,十年前你们彻底颠覆了过去的承诺,改成了‘养老不能靠政府’,我们认了!现在我们老了,又说适时推迟养老计划!我们该信谁?”

  观点二:弹性可能成为部分人“恋权”“恋官”的借口

  还有一部分网友出于完全不同的理由反对“弹性”退休制。网友“感恩第一491549”说:“你要是有真才实学,就是正常退休后,也闲不住。就怕有些人正常退休走到社会上狗屁不是,因此留恋自己的权势,还想趁机捞,恨不得终身不退。”

  网友“巨人_禾博士储勇”也认为:“缺乏必要监管与考核,延迟退休为特权阶层提供了继续享受特权5年的便利条件,更为领导者提供了‘恋官’的绝佳理由。”

  新闻晚报评论说:不同人员对延迟退休年龄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那些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弱势的人员,一旦退休,不但卸下了工作重担,还生活状况即刻获得改善。可以说,推迟退休等于剥夺他们可以享受的福利。工薪阶层中另有一部分人员,或工作悠闲,一杯茶、一张报纸过一天;或工资丰盈,福利优厚;或大权在握,工资还不如灰色收入多。对于这一群体来说,退休等于断了财路,能在岗位上多待一天是一天,如果能弹性延迟,则必定举双手赞成。两个群体虽利益不同,但只要坚持自愿的原则,就不会冲突。而且后一个群体延迟领取的那部分养老金,还可以暂且用来填补国家养老金的缺口。但令公众担心的是,今日“自愿”一说会不会逐渐褪色,最后成了一律延迟到xx岁?有关部门食言而肥,民众见多了,难免心有疑虑,如果不幸言中,那对弱势人群绝对是不公平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表示,欧美国家能延长退休年龄,“一方面是他们的生育率明显低于我国,劳动力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他们的工作也不以体力劳动为主。对比而言,我国还有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年轻劳动力的供给也很充分。”但有学者认为,如果延迟退休能坚持合理的“弹性”,这便不是问题。

【编辑:张尚初】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