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海鹏成再度飞天航天员 最大特点是细心
景海鹏 曾乘神七漫步 如今再度问天
做飞行员时自创游泳方法取得“优秀”,成为中国首位再度飞天的航天员
今年春节前,景海龙的手机收到了一条短信,内容只有几个字:“我已进入封闭训练”。
“不用多说我们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到关键健时期了。”景海龙明白,这条短信意味着哥哥景海鹏也要和家里“封闭”,暂时音信全无了。
“一年也通不了几次电话,20多年都这样,早就习惯了。”6月13日上午,王珍玲显得有些委屈,因为这些情况自己说出去也没人信,但她想通了,“这个工作太特殊”,就连自己了解儿子消息的唯一渠道,也和普通人一样——看新闻。
时隔四年,景海鹏成为中国首位再度飞天的航天员,家人和朋友似乎并不意外,“他一直在坚守。”
坚守秉性 村口下车步行数里回家
“神七返回后,海鹏10月份回家,连来带走待了三天,都是在太原。”王珍玲回忆,儿子的日程被组织和朋友安排得满满的,直到最后,家人才被安排在宾馆与景海鹏待了半晚。“就聊了一个来钟头,他把亲戚朋友的情况都问遍了。”王珍玲说,家里已形成默契,海鹏不说工作的事,家人也不主动问。
景海鹏每次回家前,得到消息的亲友和乡亲们都会在村口迎接,景海鹏从来都是在村口就下车,步行几里村路回家,即使神七发射后成了航天英雄,景海鹏这个习惯也没变,“他说乡亲们都站着,自己坐在车里太不礼貌。”
王珍玲说,神七荣耀过后,儿子没变,家里的生活也没变。
村里的地被政府征收,用于建设工业园区,其中也包括景家的10亩地。对于征地补偿的事,时常会有人好奇地问她,是不是补偿比别人家拿得多些。“其实都是每亩9000元,政府都是一视同仁的,可他们还是不信。”王珍玲苦笑。
在运城,“景海鹏的家”已经演变成为当地的一个地名,使用频率几乎超过其原本的名称——运城市盐湖区安邑办事处东杨家卓村。
村口路边,远远就能看到一块三层楼高的醒目标牌:“神七”飞天英雄景海鹏的家乡。“过两个小巷,第三个门就是……”指路的村民对于造访者习已为常,也习惯了与航天英雄为邻。
坚守习惯 腿绑沙袋每天跑5公里
木材切割机嗡嗡作响,让记者一眼就认准了景海鹏的家,这两天,来自邻近闻喜县的工匠主动找来,为景家装饰大门,当地对门的装饰很是讲究,除了喷绘图案,还要摆上各种造型的闻喜花馍,添加喜庆,寓意吉祥。
望着新大门,景靠喜和王珍玲夫妻俩笑得合不拢嘴,被问及有什么话想和儿子说时,景靠喜摆摆手,笑着走到一旁,“不是还没定下来嘛,说什么我也没想过。”
在景海鹏高中化学老师、解州中学原副校长卫领超看来,景海鹏再次飞天并非偶然,是他一贯的坚持。
卫领超记得,景海鹏读高中时,学校每天早6点上操,而景海鹏已经腿绑沙袋,跑到学校外的中条山再回校,和同学们一起做操,“来回5公里,几乎每天如此。”
在临汾航校学习时,景海鹏仍然坚持跑步的习惯,一年中秋,他提着月饼跑到城区另一端的临汾师大,看望在那里就读的高中同学,“在校门口打电话叫出同学,说自己训练忙,不能和大家过节,送完月饼再跑步回学校。”
“海鹏是个重感情的人。”卫领超说,去年校庆前,学校组织在北京的校友聚会,正在外地的景海鹏专程坐飞机赶回来,“校友轮流发言时,我说海鹏你讲5分钟吧,他说我要讲10分钟。”
最终,景海鹏用了20分钟,倾诉自己对母校和校友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