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控交会对接第一人刘旺 训练1500余次全成功
刘旺 手控“交会对接”第一人
此前已训练1500余次,成功率百分之百;屡因毫厘之差与飞行机会擦肩而过,等待14年
这几天,平遥古城向北五公里左右的东游架村来了很多访客,因为神舟九号即将发射了,从这个村走出的航天员刘旺,成为了执行这次任务的三名航天员之一。这一天,刘旺等待了14年。
杨利伟说,他头脑特别聪明,学习成绩很突出;景海鹏说,他就像山西老陈醋,越酿越香;刘旺自己则把这14年比作登山:即使攀登充满艰辛,即使没有到达顶点,登山者却很享受这个过程。
“我告诉自己,只要没接到停航命令,都有机会。”刘旺说,“等待了14年的不止我一个人。争取梦想的惟一途径,就是时刻努力,时刻准备着。”
“回避”
别人的英雄,母亲的儿子
刘旺成为神九航天员候选人后,母亲刘翠莲心里有些压力。她刻意回避关于儿子的话题,但看新闻的频率更高了,看到关于神舟九号的报道,她能稍稍安心。
东游架是个大村子,对于刘旺是航天员的事,家人在村里保持习惯性的低调。
刘旺家是一座青砖建筑,白灰勾缝,类似于四合院。院子中月季花正在开放,西番莲也长出了花骨朵。这一家都是细致人,黄土院里十分平整,不见一根柴草。
父亲刘少平做了几十年电工,现在是村里惟一的水泵、电机修理师傅。这几天,虽有大批媒体记者来访,刘少平客气地打着招呼,但生活还是按部就班,浇花、修水泵、张罗重修大门的台阶。
刘旺成为神九飞天候选人后,母亲刘翠莲的心里有些压力。面对媒体的频频到访,她刻意回避关于儿子的话题。但刘翠莲看新闻的频率更高了,看到关于神舟九号的报道,她能稍稍安心。
6月13日下午,村里停了一会儿电,这让等着看新闻的刘翠莲不高兴了,“能不能不要在看新闻的时候停电?”“她年纪大了,有些担心。”刘旺的妹妹刘昕理解母亲的焦虑。刘旺是她惟一的儿子,14年前航天员选拔时,她就舍不得让儿子去从事这一充满风险的事业。
看到关于神舟九号的新闻,母亲曾打电话问刘旺:“你入选了吗?”刘旺反问:“您希望您儿子入选吗?”她说:“不希望。”“我知道她特别为我担心。”刘旺说,但母亲肯定也希望我实现多年的梦想,飞得更高、更远。
“入行”
家庭条件困难,选择招飞
父亲刘少平说,那时家里困难,即使考上名牌大学也上不起,招飞是刘旺能够继续深造的最好机会。
老家门口的神龛里写着一副对联“一门两进士,文武双状元”,这在刘家已经成了现实。刘旺有三个妹妹,刘昕、刘旸和刘昉,兄妹四人都考上了大学,一家四个大学生,这在当地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郭旺森是刘旺的小学同学,在他看来,刘旺是小学同学里最有出息的,“从小就学习好,小学两个班共90个孩子,只有刘旺考上了县中学。” 郭旺森说。
1982年,刘旺考入平遥县一中的初中部。退休的平遥一中教师李政文是刘旺的初中班主任,“从没掉下过前10名,但也不是最拔尖的。”李政文说,刘旺的性格让他不会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而正是因为他的性格,高中时被班主任王志宏选为班长。
在王志宏眼中,刘旺是个严谨的人,起床、做操、上自习、早读、上课从不迟到,对老师和同学非常尊重,人缘非常好。
刘旺的航天员之路是从1988年的招飞开始的。“那个时候家里困难,即使考上名牌大学也上不起。”刘少平回忆,招飞是刘旺能够继续深造的最好机会。
1988年,19岁的刘旺从平遥一中考入飞行学院,毕业后进入空军某师飞行大队。10年后,拥有驾驶战机安全飞行1000小时记录的刘旺通过严格的选拔,成为了我国首批航天员之一。
性格
严谨,不善言谈,爱思考
老师武守贵说,刘旺不善言谈,爱思考,他严谨的性格太适合搞工程技术了。
在高中,刘旺幸运地遇到了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武守贵,武守贵大刘旺6岁。当时,单身的武守贵住在学校,成为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刘旺和几个同学一有时间就会钻进刘旺的单身宿舍,谈天论地。武守贵把自己的所知都告诉了这帮小兄弟,他们成了一个无话不谈的兴趣小组。
“我们在一起讨论科学、文化、理想、未来……”武守贵说,刘旺在小组里不善言谈,但爱思考,虽然发言滞后,但往往更深刻。“按照刘旺的成绩考个重点没问题,他严谨的性格太适合搞工程技术了。”武守贵说,但刘旺因家庭经济原因选择了招飞。
武守贵到北京,刘旺重感情,总会请假出来见面,“现在这个兴趣小组聚到一起时,还是保持着以前的激情”。
使命
“放松后更觉责任重大”
刘旺说,技能的提高离不开练习次数。他的钻劲儿让他拥有了庖丁解牛般的自如,也增添了乘组的力量。
据新华社报道,在近乎残酷的乘组选拔中,虽历次考核成绩都十分靠前,刘旺却屡屡因毫厘之差与飞行机会擦肩而过。2012年3月,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神九飞行乘组,肩负起操纵飞船与天宫交会对接的重任。
“他对载人航天的追求和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每次选拔一结束,立即投入新任务的训练中,永远不言放弃。”航天员系统总指挥陈善广这样评价。
据新华社报道,得知入选消息后,刘旺并不激动。“有片刻的放松,之后便感到责任重大。”刘旺说,第一次手控操纵飞船与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对载人航天事业来说意义重大,对他个人来说责任重大。
在进行了1500多次手控交会对接训练之后,刘旺的成功率保持在百分之百。即使在没有参数辅助的情况下,他的操作精度不仅超出工程人员提出的要求,也胜过了自动交会对接的精度。这一身百步穿杨而正中“靶心”的本领,曾让在训练现场突然设置“考题”的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赞叹不已。
谈及“秘诀”,刘旺说,“我给工程师们打过无数次电话,请教他们设计的思路、原理、规律。原理掌握越透彻,分析问题越细致,操作才能更精准。”刘旺的钻劲儿,让他拥有了庖丁解牛般的自如,也增添了乘组的力量。
新华社消息称,刘旺和景海鹏、刘洋之间的默契,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需要语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读懂对方的意思。
2008年春节回家时,刘旺带回了一个有景海鹏、刘伯明、翟志刚签名的神舟七号发射首日封,送给了武守贵。“也许这次的首日封上就有刘旺的签名了。”武守贵说,神舟九号会在平遥的上空划过。那一刻,他会在平遥,与300公里外太空中的刘旺“遥遥相望”。
新京报记者 刘一丁 山西平遥报道
刘旺是第一批航天员中最年轻的,比我们中的大多数成员都小四五岁,是我们的小老弟。他头脑聪明,学习成绩很好,学习能力强,特别是专业理论学习突出。 ——杨利伟
- 个人简历
刘旺 男,汉族,山西省平遥县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9年3月出生,1988年8月入伍,1988年6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中队长,安全飞行1000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