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走转改”采访团走进温州聚焦金融改革
中新网温州6月20日电(记者 赵晔娇 李飞云 )街头到处有“金融中介、出国服务”等广告牌,街头电子屏上滚动着“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月”的字样,马路上随处可见的高档轿车,高楼大厦和陋巷瓦房并陈。在风雨中,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张雷带领中新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采访团走进温州开始采访和调研。
距离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金融改革综合实验区还不到三个月。采访团在温州聚焦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专访温州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探访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也深入中小企业了解实体经济状况,与同样身处欧债危机风暴眼中的海外温州侨商举行座谈等等,可谓议题重大、探访细微。
温州是浙江乃至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中小企业众多,民间资本充裕,但一边是有钱无处投、一边是中小企业缺钱,投资和融资两难。特别是去年债务危机后,民间借贷信用遭到严重伤害。
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就是当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个最新平台,号称温州“金改”试点第一枪,旨在为民间借贷双方搭建起合法、规范、有序的综合服务平台,引导民间资金合法有序地进入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创业之中,成立伊始便引起外界高度关注。采风团到达之时,刚巧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几位专家也正在此调研。
“我们不参与借贷业务,提供平台让中介公司去撮合资金需求双方成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负责人徐智潜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重在解决民间借贷信息不对称,恢复民间借贷的信用。
在中心业务大厅,记者偶遇一间园林绿化公司的负责人陈女士,她想借100万元人民币。登记完,工作人员推荐陈女士去入驻中心的资金中介公司洽谈业务。
借贷登记中心自2012年4月26日正式运营开始,累计成交40余笔借贷业务,4000多万元人民币的成交量。目前登记需求资金达到10亿余元。
采访团当天还专访了温州“眼镜大王”、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正是包括胡福林在内的一批因债务危机出走的温州老板,间接催生了温州“金改”。
记者在厂区看到,信泰生产秩序井然。但信泰正在压缩传统眼镜比例,在温州当局的政策支持下,转向做专业的新一代皮革鞋料市场,九月底即将完成招商开业。胡福林告诉中新社记者,信泰资产重组还在进行之中,“金改”有望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改变银行、民间借贷等传统的融资方式。
“想尽千方百计、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张雷表示,在温州深深体会到了浙江人的“四千万精神”,他认为凭借着这股精神,温州人定能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创新突破,为中国金融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
温州是著名的侨乡,从这里走出去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有50多万人,遍布在世界112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在这里也居住着40多万归侨、侨眷。而中国新闻社一直是沟通海内外资讯的主渠道,在温州期间,该市侨联还安排采访团与在温州的归侨、侨眷座谈,了解欧债危机对华侨的影响,共同研讨未来路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