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研发者冀打破深潜器获奖后被束之高阁宿命(2)
“蛟龙号”的复杂家世
由100多家单位协调研制的“蛟龙号”,科技部负责拨款,大洋协会是牵头单位,潜航员是国家海洋局的,基地在青岛,养护在无锡。
6月3日,“蛟龙号”驶离无锡中船重工基地,前往西太平洋海试,7月16日完成任务,回到“新家”青岛。最新消息是,在做短暂停留后,“蛟龙号”将返回无锡中船重工母港进行养护。
“我们需要支持,为的就是避免科研装备再次回到研制、实验、搁置、再研制这条老路上。”刘峰说。
7月16日,在青岛黄海饭店二楼会议厅里,有关“蛟龙号”的未来成了一个议题。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第一艘6000级无人驾驶深潜器研制成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大奖,然而这台样机此后便功成身退,再没有下潜机会,更没有投入使用。
孙松说,“蛟龙号”现在面临的正是这个问题。
10年前“蛟龙号”立项,由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办公室领导,国家海洋局下属的中国大洋协会牵头,中科院、中船重工702所等100多家科研部门和企业参与研发。
“为什么牵头单位是一个协会呢?因为需要跨部门、多个行业不同领域的一个平台。”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金建才告诉记者,协会二十几个人每天工作非常忙,就是协调这100多家单位为“蛟龙号”海试做准备。
2011年,“蛟龙号”5000米海试成功后,青岛传来建立深潜基地的消息,这便有了“蛟龙号”海试归来,在青岛庆祝凯旋,再回无锡“娘家”保养的一幕。在这次凯旋仪式上,山东省政府奖给“蛟龙号”研发团队200万元奖金,这也是“蛟龙号”回港后其研发团队获得的唯一一笔奖励。
孙松告诉记者,“蛟龙号”的潜航员是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基地在青岛,船体养护在无锡,科技部负责拨款,大洋协会是牵头单位,这样的一个复杂关系,使得它日后运行和管理有些麻烦。
在此次黄海饭店的会议上,科技部有关负责人明确表态,“蛟龙号”不能私自使用。
对于那些想使用“蛟龙号”进行研究的科学家而言,租用是唯一办法。
“申请一次这样的探索需要申请项目、论证、立项、财政拨款,过程十分漫长。”国土部青岛海洋地质所副所长张训华说。
“科学家就得下去看看,才能获得发现。但是人家会问你,花那么多钱,你下去看什么?”孙松无奈地说。
相比之下,一些深潜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他们的科学家和深潜爱好者在使用本国的深潜器方面要方便灵活得多,这就是卡梅隆一个小小的个人团队能完成他们疯狂梦想的原因。
借助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1977年资助的一笔资金,美国海洋学家罗伯特·巴拉德乘坐“阿尔文号”潜水器发现了太平洋深处的一处热液喷口。1985年,巴拉德又乘坐“阿尔文号”发现了“泰坦尼克”沉船残骸。
“阿尔文号”是美国于1964年建造的载人潜水器,这艘并不具备全球最深下潜能力和最好设计的潜水器曾4400多次潜入海底,“租用‘阿尔文号’,就像打的一样方便。”孙松说。
作为一个民间机构,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第一笔资助资金于1890年颁发,自1890年以来,国家地理学会资助的资金总额已达1.53亿美元。
这些钱是怎么花出去的?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负责人这样回答,“我们喜欢人们带着他们的想法找到我们,同时让他们有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而这,可能是其他机构无法赋予他们的。”
在多个国家的海洋深潜计划中,政府身影逐渐淡出,拥有丰富资源的企业家成为主要资助者,英国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和谷歌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就在资助一项海洋深潜计划。布兰森的计划就是制造私人潜水器,进军深海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