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汛期雨量增三成 专家称热岛效应增加降雨强度

2012年07月27日 15:5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级别暴雨,北京市全市平均降雨170毫米。这是继195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观测到的最大值。而数据表明,同一时期城市汛期雨量增加了三成。

  这场大雨除了给城市和民众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外,也让人们产生恐慌:缘何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爆发?这种极端天气是怎么造成的?随后有业界人士称,特大暴雨出现或与“拉—厄”转换相关,不过这个观点遭到业界不少人的反对。更多专家则把原因归结为水汽充足、三面环山的地势、城市“热岛效应”三者的共同作用。

  大暴雨与“拉—厄”转换相关?

  北京特大暴雨大大刺激了国人的神经。不过,灾难从来不是形单影只。据了解,除北京外,西北地区也出现大量降雨。其中,甘肃中东部地区从20日以来相继普降暴雨或大暴雨,致使部分市县不同程度受灾;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陕西省从20日晚开始迎来主汛期第三次明显强降雨过程。

  业界也对北京本次暴雨给予了不少解释,其中,有气象专家猜测,2012年以来的降雨变化包括北京这次创纪录的降雨,可能与今年处于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现象的转换有关。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就持此观点。他认为,2012年2月以来,拉尼娜现象不增强反而减弱,表明其发展势头已近尾声,厄尔尼诺的形成因素正在加强。

  而在此前,已有多份来自国外研究报告称,今年下半年出现厄尔尼诺的可能性加大。

  北京气象学会高级工程师陆晨向媒体表示,从目前的监测情况看,今年的确有可能处于拉尼娜向厄尔尼诺现象的转换期。“无论是拉尼娜年还是厄尔尼诺年,都会对我国降水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某一地区降水的增多或减少。”

  不过,记者采访的多位气象、气候变化专家对此观点并不认同。“从目前提供的论据来看,没有直接有力的证据证明‘拉厄转换年’是此次北京特大暴雨的元凶,或者它可能只是原因之一。”有气象爱好者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研究室主任、气候变化首席专家张德二则给予了更为确切的回应。“北京强降雨是很强的降水系统,跟厄尔尼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她告诉记者。

  张德二向南方日报记者解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气象学中用以表征海洋上海表温度变化,即不定期的海水温度冷暖交替。它可能会对大气层的热量产生影响,促使其发生变化,不过这种联系太间接了,跟局部地区的一场暴雨扯不上关系。

  不少业界专家也持相同观点。他们认为,厄尔尼诺、拉尼娜是长期的气候现象,而北京特大暴雨只是短期、局部地区降雨,二者应该不存在较大相关性。

  “热岛效应”增加降雨强度

  那么,为什么近期北京、甘肃、陕西、贵州等地频发暴雨,张德二认为是正常现象。她认为,这些地区在此前较长时间内都是干旱状态;而现在正是雨季,只不过此次强度相对较大。

  在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看来,北京几乎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出现暴雨天气。“气象学上有‘七下八上’的说法,即七月下旬八月上旬这段时间,华北地区进入降雨集中期,容易出现雨量集中、强度较大的降雨过程。

  更为明确的解释是,此次强降雨主要是由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和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在华北一带剧烈交汇,而冷暖交汇点恰好位于北京的上空。

  孙军介绍,此次降雨前,北京的天气非常闷热,说明空气中水汽含量非常大。据估算,北京上空大气中的水汽累积含量已经达到了50毫米左右的量级,即使不算上外来水汽的供应,只是单纯空中的水汽降落到地面就够达到暴雨量级了。

  北京气象台台长乔林直指,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使汛期以来的降水量至少比常年同期偏多3成。

  北京市气象局总工程师兼首席预报员孙继松此前发表言论,本次北京最强降雨集中在房山、门头沟等地,是由于北京三面环山的地形,有利于暖湿气流形成抬升运动,而抬升过程中一遇到冷空气就容易发展成强降雨云团。

  也有专家从全球气候变暖的角度给予解释。他们认为,目前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极端暴雨天气出现的概率增加。

  有不愿具名的人士则把原因归结为城市的“热岛效应”。他说,现在多数城市人口密集,工业生产产生的热量以及市民生活用电散热,导致城市上空形成了极强的热气流,这比迎风坡面的热气流抬升强度还要大。“‘热岛效应’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暴雨发生的地区,增强了降雨强度。”

  名词解释

  厄尔尼诺&拉尼娜

  “厄尔尼诺”指的是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每隔几年发生一次、持续时间长达半年以上的大范围的海表温度异常增暖现象。这不仅对沿岸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或破坏,引起当地气候反常,而且还会给全球气候及社会经济带来重大影响。与厄尔尼诺相反,“拉尼娜”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

  城市热岛效应

  由于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市地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记者 赵晓娜)

【编辑:阚枫】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