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暴雨暴露系列问题 媒体呼吁加强防灾能力
7月27日上午11时左右,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前排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政协主席王安顺(前排左)、市委副书记吉林(二排左三)等北京市领导来到灾情严重的房山区十渡镇,与当地群众一起,向“7·21”特大自然灾害遇难者默哀1分钟。图为在听取当地负责人讲述洪水来袭时的情形后,郭金龙心情沉重地发表讲话。北京日报 饶强 摄
用更强的防灾能力铭记“7·21”
■ 社论
提升社会整体的防灾能力,一方面需要每一个市民的自觉参与,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更加完善防灾救灾体系。
昨日上午11时左右,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安顺等市领导来到房山区十渡镇,看望受灾群众,部署救灾善后和防汛工作,并与当地群众一起向“7·21”特大自然灾害遇难者默哀1分钟。
在向灾害死难者默哀后,郭金龙说:“特大自然灾害给我们的教训异常深刻,在灾害面前,我们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应急管理都暴露出许多问题。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永远铭记这个教训,不断地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工作,使我们的规划建设更科学、更符合自然规律;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加以人为本,并确保这样的灾难不再重现。”
“7·21”暴雨给北京带来的伤害,超乎人们的想象。7月26日晚,北京公布了遇难者人数和名单,从名单中可以看出,遇难者主要集中在房山等郊区,大多数遇难者死于突如其来的洪灾。
诚如郭金龙书记所言,这场特大自然灾害的教训异常深刻,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而将“7·21”的教训铭记于心,最好的体现就是,从政府到民间,尽快提升北京的防灾能力。
从目前情况看,这场特大自然灾害已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整体防灾意识的薄弱,近些年来,在房山等一些远郊区县,均有占用河道搞农家乐经济开发的现象;在永定河、温榆河,竟然出现多家高尔夫球场。
另外,快速的城市建设与防洪规划、排水设施落后之间的矛盾也比较突出。而灾害应对能力也存在“十根手指,不一般长短”的现象。这场暴雨也暴露出民众防灾自救意识的不足。很多民众不知道如何在车内自救逃生,有些民众甚至缺乏雨天不在大树下避雨、房屋浸水不使用电器等常识。
事实上,在这场61年以来最大的暴雨中,公众也看到,一些区县和镇村“零伤亡”。这当然不应仅仅归结于幸运,而是他们平时就有较强的防灾意识,并且针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了治理。
门头沟区的秋坡村就存在地质灾害威胁。今年6月,门头沟决定把秋坡村整体搬迁,彻底解决泥石流隐患。7月20日,该村刚刚整体搬迁完毕,就此躲过一劫。房山周口店镇黄山店村也是全村零伤亡,这得益于,该村一个月前刚刚举行过一场防汛演练。
这些经验值得好好总结推广。提升社会整体的防灾和应对能力,一方面需要每一个市民的自觉参与,平时就注重各种防灾、自救知识与能力的积累,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更加完善防灾救灾体系。
在救灾、善后工作告一段落之后,有关方面,也应该对相关单位进行调查,该问责的就问责,该纠改的就纠改。灾后重建,也需要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规划,解决发展旅游等与防汛的冲突。当然,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完善防灾救灾体系,提高全民防灾意识。
在时间的河流上,“7·21”正在远去,在这个城市的记忆里,“7·21”将会永远被铭记。希望,以“7·21”为鉴,从政府到民间,均有所行动,让这个城市的防灾能力全面升级。
专题:2012年抗洪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