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84.7%受访者期待国家加大地下民生工程投入
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技术顾问刘延恺认为,城市积水主要是城市化过快,城市规划不周所致。当前城市建设规划普遍重高楼大厦、道路、广场等功能设施,往往忽视绿地、湖泊、河流等能够拦储雨水的设施。同时,硬化面积大量覆盖了透水地面,雨水没法儿下渗,只能往低处汇流。他建议,在城市规划中,地面要给雨水留出足够“渗入地下”的地盘;地下要给雨洪水建造充裕的“存储和滞留”空间。
在北京7月21日下午6点滂沱的大雨中,张璐感觉开车就像“漂在海上”,只能拼命紧握方向盘。快到广渠门时,积水几乎淹没了轮胎,透过模糊的车窗,她看到前方有两个井盖被水流顶开,形成一米多高的喷泉。她很害怕,决定换条路走。然而,北京城似乎变成了“停车场”,转到长安街,堵;蜗行到国贸,更堵……辗转两个小时后,张璐才回到原本只要十来分钟就能到的家。
北京的暴雨积水并非特例。在随后的一周时间里,天津市、甘肃金昌市、广西南宁市、内蒙古包头市等多个城市的人们也遭遇了内涝的困扰。近年来,逢雨必涝、逢涝必瘫,几乎成了我国城市的通病。排涝系统为什么一直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国家能否加大排涝建设投入,重视地下民生工程建设?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题客调查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5375人进行的调查显示,91.6%的人关注所在城市的排水问题,其中68.3%的人比较关注。93.6%的人所在的城市下雨后有内涝问题,其中49.8%的人感觉内涝比较严重。受访者中,47.9%的人居住在大城市,29.8%的人在中等城市;12.4%的人在小城市。
城市积水主要是城市化过快,城市规划不周所致
7月26日早上,家住天津市河西区纯真里的筱芳,看着窗外的大雨和小区楼下的积水,顾不得平时端庄的白领形象,换了双拖鞋趟水上班。等她全身湿透赶到公司,发现按点儿到的没几个人,一些同事住的小区由于马路积水倒灌,根本出不了门。筱芳的男朋友当天也被困在公司附近,“他身高1.84米,水都快到腰了,不敢再往前走”。
本次调查显示,94.0%的人直言城市内涝对自己的生活有影响,其中56.5%的人感觉影响较大。
不仅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在为内涝问题头疼,许多中小城市甚至县城的居民也对此深有感触。民意中国网一位河南省网友,所在的县城正在为升级成城市而“大兴土木”,所谓的“二环三环”交通基础建设全面铺开。令他忧虑的是,原来老县城就逢雨必涝,现在完全有机会、有条件给未来的城市准备一套高标准的排水系统,但是“只追求表面形象”的政府建成的排水系统跟老县城的设计简直一样,就是在人行道下铺设直径不超过1米的水泥管道。将来一旦暴雨来袭,必然要再开挖重建。他感叹,“下水道这个‘良心工程’没有完工其实就已经被堵塞了!”
“城市积水主要是城市化过快,城市规划不周所致。”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技术顾问刘延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前人口和财富向城市高度集中,城市规划普遍重高楼大厦、道路、广场等功能设施,往往忽视绿地、湖泊、河流等能够拦储雨水的设施。同时,硬化面积大量覆盖了透水地面,雨水没法儿下渗,只能往低处汇流,所以立交桥等低洼地带就特别容易积水。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戴慎志认为,虽然目前一些城市暴雨强度过大,远超防涝标准是造成城市内涝的客观原因,但是从主观原因来看,有一些地方领导在地下工程建设方面确实重视不够。排水系统的标准不高,投入不大,和城市发展速度不匹配。比如,不少地方现有排水管网和设施没有足够的应急容量,管网管材陈旧老化,淤堵和浸漏严重。
“当前一些城市的管理者急功近利,对地面形象工程具有‘一日千里’的热情,对下水道等地下民生工程却视而不见。加上城市规划缺乏综合统筹,各部门的规划衔接不上,城市内涝越发严重。”民意中国网一位网友说。
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有哪些?59.7%的受访者感觉政府不重视地下民生工程建设,59.3%的人认为城市规划没有尊重自然地理格局;57.8%的人认为城市发展太快,排涝设施建设没跟上;56.1%的人感觉排涝建设投入少,设施不足。
接下来公众的选择依次为:排水系统平常维修不及时(47.3%);城市绿地设计只重观赏,没考虑泄洪功能(45.5%);水泥沥青路面多,渗水能力丧失(31.3%);暴雨应急抢险机制有漏洞(30.4%);降雨强度过大(21.8%)等。
解决城市内涝不能光靠排水
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所述,“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地区,重现期宜采用3~5年,其他地区的重现期宜采用1~3年。”然而,我国以往城市的排水管径多按0.5年一遇的雨量设计。
调查中,不少网友留言表示,随着城市发展,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应该提高到“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
对此,刘延恺指出,城市的排水标准,是根据下游河道流域规划的防洪标准确定的,随意提高城市的排水标准,可能会使下游地区承担排水、泄洪任务的河道超过负担,从全局看并不可取。
“每个城市的情况都不一样,各地政府应该根据实际科学确定排水系统标准。”刘延恺举例,巴黎、罗马等欧洲城市的下水道修得很宽,这是因为它们具有地处丘陵位置高、紧临河谷、距海口近等优势,但是在我国北京、郑州等北方平原地区,设计那么宽的下水道,不仅城市下游疏浚河道工程量极为庞大,而且很可能会涉及拆迁、移民等问题。
戴慎志认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应该排水蓄洪并重。他觉得最根本的方法是疏浚城市河道水系,合理增加城市水面和水深,加大水闸和排水泵站建设,提高城市抗洪排涝能力。同时,需要合理布置绿地,建设渗水道路、广场等,使雨水渗入地下,增强城市蓄水纳洪能力。
调查显示,57.6%的人建议城市排涝蓄水排水并重;55.8%的人希望加强城市排水设施日常维护;41.2%的人建议地面铺装多使用渗水材料。
近年来,刘延恺一直在呼吁,解决城市积水、受淹问题不能光靠排水,城市建设要尊重水循环的规律。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地面要给雨水留出足够“渗入地下”的地盘;地下要给雨洪水建造充裕的“存储和滞留”空间。这需要采取“蓄、渗、滞”与“排”相结合的综合办法来解决,特别是要靠修建大型地下蓄水设施,解决严重积水地区和立交桥下积水灾害问题。
刘延恺在1996年赴日本考察时,参观过东京的“地下河”工程。地下河位于地下50米,采用盾构技术施工,通过竖井,可以将暴雨洪水直接倾入地下河。洪水过后,再由水泵慢慢地排走或利用。当时的北京,经济实力还不够,也没有盾构技术,只能“临渊羡鱼”。“今天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盾构技术已经大幅提高了,国家应该加大对储存滞留暴雨洪水设施的投入,可以借鉴‘地下河’的经验,把地下蓄水池作为基础设施列入城市统一的地下空间规划。”
本次调查显示,84.7%的受访者赞同,城市现代化更表现在地面之下,国家应该加大地下民生工程建设投入,注重排水系统和管网建设的坚固性和长久性。
城市规划建设应该“先地下再地上”
民意中国网一位网友留言说:“在上海世博会上,我曾看到一则关于城市收集雨水的创意。要是城市在科学规划排水系统的同时,也重视湖泊的地表蓄水问题,保持市内湖泊的蓄水量,雨水自然就收集了,不仅有利于缓解内涝,顺便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使城市空气干净湿润一点儿,这不是很值得城市规划者考虑吗?”
调查显示,67.1%的人认为解决内涝问题要科学规划城市,尊重自然地理格局;66.3%的人认为城市规划要重视排水系统建设。
“城市规划不能重地面轻地下,应该具备‘一管百年’的思维。”新浪微博一位网友说,广州前几年也是一下大雨就内涝,很多媒体和民众都对此提出意见和建议,广州市政府积极倾听、吸纳民意,逐步解决了石牌桥等地积水的难题。其他城市应该也有能力解决内涝问题。
武汉大学副校长、水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谈广鸣认为,各个城市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提高排水能力。在发生超过排涝标准的暴雨后,政府要加强应急管理,把灾害降到最低程度。如果早一点儿根据气象和可能出现的涝灾风险做好预警,特别是在高架桥下面的低洼地方及时通知的话,可能很多汽车就不会开进去了。防洪减灾的教育工作需要长期做,一些看似常识的东西其实知道的人并不多,比如,遇到洪水溃堤了人们该怎么逃生;遇到城市暴雨开车的人应该注意什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三学生何俊建议,在暴雨来袭时,政府可以利用短信、微博等平台及时发布消息,并关注和接收民众的相关求救信息;在搞城市规划建设时,应该“先地下再地上”,并及时如实地公布建设信息;还有要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对相关失职人员给予惩处。
调查显示,41.9%的人希望相关部门完善应对机制,及时救灾抢险;36.2%的人建议气象部门加强预警,科学引导出行;33.6%的人认为应该在积水多发地段设置警示牌;28.4%的人建议内涝防灾宣传教育以生动的形式普及到位。
7月27日晚9时,张璐又在大雨中开车经过北京市东二环,她发现,从建国门到广渠门地势低洼的桥下,用红线标示出了水位警戒线,还有交警拿着警示标志指挥交通,虽然雨中车辆缓行,但她已经没有了一周前那场暴雨中的不安。(记者 王聪聪 实习生 郑思琦)
专题:2012年抗洪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