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县长公开承诺不贪钱色遭质疑 评论吁完善践诺机制

2012年08月21日 09:51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县长公开承诺不贪钱色遭质疑评论吁完善践诺机制

  相关报道:

  县长承诺不贪钱不贪色或与当时官场氛围有关

  不贪钱与色 缘何引热议?

  湖南贫困县祁东县县长雷高飞在今年7月的万言述职报告中坦言自己兑现了四年前在人大会上就职演讲时承诺的“四不”——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对他在祁东任职的四年总结为“倾力奉献、激情燃烧、人生无愧的4年”。有质疑者称,“四不”本来就是公务人员必须做到的,现在反倒成为公开承诺的内容,这体现出官员公信力严重下降。(8月20日《法制日报》)

  质疑

  廉不廉群众说了算

  “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原本是为官从政的基本底线,每个公务人员必须做到做好。祁东县长雷高飞在网上晒廉政承诺书遭遇“热脸遇到冷屁股”的尴尬局面,来自公众对官员公信力的焦虑。破解“逢官必疑”的舆论形态,保证官员职务上的廉洁性,必须坚持将官员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展开全方位的监督制约,做到办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在廉政问题上,官员述廉与监督制廉,一个都不能少,既要听官员是怎么说的,更要看公众是怎么看的。金碑银碑不如百姓的口碑,官员的廉政结论应来自群众的公论。

  觉悟不长久,血书也靠不住,仅靠拍胸脯不行了,靠表态群众不信了。突破公众“逢官必疑”的魔咒,反腐倡廉,清风正气,构筑官员的公信力,必须坚持靠教育、查处和监督有机结合。在利益和诱惑面前,通过教育解决“不想动”的问题,通过查处解决“不敢动”的问题,通过监督解决“不能动”的问题。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讲,监督制约不是负担和包袱,而是关心和爱护。

  人民群众的眼睛总是雪亮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自己说廉难以廉,群众夸廉才是廉。扎实有效的官员从政行为约束,应始于破除好人主义和私心杂念,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监督制约机制,严肃执行各项从政规定,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从而实现班子内部监督、纪委监督、上级监督、职能部门监督、下级组织和群众监督的密切协调、周密严谨、锲而不舍,进而增强官员的公信力。(徐云鹏)

  评判

  怀疑承诺有失公平

  一份普通的官员述廉报告竟然引起网民对其承诺的热议和质疑,这于当事人来说不仅出乎意外,不仅有点尴尬,而且也不尽公平。

  事实上,网友的质疑也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有意和那些爱晒“政绩”、“承诺”和爱吹牛的官员过不去,而是因为不少官员在履新就职时往往会发出廉洁从政、清白做官的“清官”宣言和承诺,可结果落马的恰恰又多是这些当初信誓旦旦的官员,致使公众觉得官员的“廉政宣言”不过是忽悠人的一种作态,根本不可信。所以,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官员公开的“不贪钱、不贪色”承诺之所以深受网民质疑,实在是因为一些落马贪官曾经的“廉洁形象”或“廉政宣言”使公众“很受伤”,导致公众对官员公信力产生焦虑,以致“逢官必疑”。

  不过,尽管有不少官员说一套做一套,把承诺当作标榜自己、攫取政治资本的筹码和游戏,但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抱着怀疑一切的态度看待官员的承诺,原因有三:一是官员公开承诺体现出一种时代的进步,一种从他律到自律的质的飞跃,就像赞成者所认为的,这种做法是领导干部向公众表明自己的一种决心,展现的是一种积极向好的姿态,应该给予肯定;二是便于群众监督。官员敢于公开承诺,就把自己摆在了阳光下,人们就可以对照其承诺对号入座进行监督,这其实是官员行政机制迈向公开透明的第一步,又有什么可质疑的呢?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应该看到很多官员是的的确确兑现了自己的庄严承诺,也确实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果我们同样怀疑他们的承诺,这对他们显然有失公平,也是有违客观事实的。

  所以,对官员承诺怀疑一切的心态实不足取,最好的办法就是对那些承诺官员听其言然后观其行,如果言行不一,甚至又贪又色,我们可以采取更理性、更客观也更有效的办法解决。(孟木梓)

  赞成

  至少强化廉政意识

  社会上确实出现过很多形象廉洁的贪官,其中不乏高调发表“廉政宣言”的,使公众“很受伤”,导致公众对官员公信力产生焦虑。官场有黑暗,但也不乏阳光,古来如此。如果因为一些落马的贪官觉得“放眼望去皆贪官”,甚至,官员一承诺就投以怀疑的目光,指责对方作秀,那焦虑就上升到了神经质的高度!

  网友质疑根据之一是“不贪财、不贪色”这原本就是公务员必须做到、毋庸再论的内容。此话不假。然而我们现在对官场的焦虑是因为啥?不是因为很多官员涉及“贪财、贪色”而走上腐败堕落之路吗?正是因为公务员没有做到必须做到的东西,所以廉政才需要一再提、重复提。官员应该做好的就是本职工作,那么承诺如何能脱离这一范畴?难道我们要官员去承诺那些本职以外的、类似于“抢险、救人”之类的东西,那不显得太过跨越与突兀了吗?

  官员一表态,就迎来口水无数,这不是好事。不仅让原本已受伤的公信力再度受挫,让它像打蔫的花儿一样毫无生机,也容易挫伤当事官员积极向廉的决心。更让其余官员从中吸取了教训,再不敢当众发表廉政声明,而在公众对官员形象空前焦虑的情况下,无形中也会把某些公务员逼到“随波逐流”的地步。

  所以,且慢对县长承诺持习惯性质疑。“不贪财、不贪色”,是平淡无奇的大实话,如果能真正做到这两点,何尝不是官场之幸、家国之幸?就让公务员们承诺吧,至少,强化一下某些官员的廉政意识也是好的!至于结果如何,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冯海燕)

  建议

  完善承诺践诺机制

  政治承诺是当代政治的重要内容,官员从民众那里获得权力,就该本着负责的态度对民众进行承诺。同时,官员承诺既可以就某个问题给出施政目标,也可以围绕自己廉洁从政、恪尽职守等提出具体要求。因此,对官员承诺至少有两点不容否定:其一,即便承诺不会100%完全兑现,但较之于没有承诺是个进步;其二,官员承诺是一种政治表态,是交给民众的“保证书”,并不会由于承诺了“该做的事情”就降低了自己的标准,更不意味着承诺就是有问题,就是很多人做不到了,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承诺”。

  “不贪钱不贪色”之所以受到质疑,固然与民众对“官员承诺”这一新生事物尚不太习惯相关,但实际上,最为关键的恐怕还是源于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正是因为民众对官员承诺无从监督,除非腐败分子东窗事发,现出了“原形”,否则,往往难以鉴别真伪,才导致民众对官员缺乏信任。

  毫无疑问,官员承诺要想赢得信任,就必须将兑现过程公开,广泛接受监督,让民众“看得见”。这就需要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譬如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财产公开等,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完善承诺和践诺机制,不仅要创造条件,吸纳民众全程参与监督、质询和评价,也要明确责任,兑现不了承诺就得承担相应的后果。如此,才能切实强化对官员的约束,迫使他们该承诺的必须承诺,而且“言必行、行必果”,也才能显著增强政府及执政者的公信力,取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张森林)

  三言两语

  ●“四不”承诺,至少表明了这位县长坚决与歪风邪气斗争的精神。过多的猜疑,对其声誉和心理都是一种伤害,这本身也不是一种健康的社会心理,值得全社会警醒和深思。——丛晓波

  ●质疑自有质疑的理由。公民的质疑精神是被培养出来的。贪官们被揭发之前,哪一个不是在台上义正词严,一副正人君子的扮相?——梁民

  ●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他能独善其身,就已经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其承诺做到“四不”就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杨文浩

  ●真正值得民众期待与关注的,并不是承诺,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廉政举措及惠民措施。豪言壮语与千言万语,不如汇成亲身实践,不如埋头苦干,行动比语言更实在,更多一些成效。——陈谊军

  ●不看广告看疗效。我们更期待有关方面有效提升权力运行的社会能见度,让民众清清楚楚地看到这份承诺兑付的完整性、准确率和具体效果。——张培元

  ●要解除公信力的社会焦虑,除了官方要积极解答民众质疑,而非“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整饴吏治以重塑公信力,靠公开透明与民众建立互信之外,作为公众也当从种种误区中走出来,努力使质疑趋于理性,接受规则与程序约束,向参与型建设型公民转身。——刘效仁

【编辑:肖媛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