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希拉里·克林顿访华
题:增进共识 保持沟通 管控分歧——专家解读希拉里·克林顿访华
新华社记者白洁、郝亚琳、张艺
在与多位中方领导人进行密集的晤谈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于5日晚结束短暂的访华行程。在短短27个小时的访问中,中美双方就广泛议题进行了“建设性和富有成果”的会晤。
4日晚甫抵北京,希拉里·克林顿就与外交部长杨洁篪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会谈。在5日上午共见记者时,尽管两人都坦承还存有一些分歧,但“沟通”“协调”“合作”是双方强调最多的字眼。
总体稳定发展
近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总体稳定发展,但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洲、西亚北非局势变化等因素也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尽管如此,中美双方还是保持了密切的沟通协调。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已12次会晤,希拉里任内7次访华,双方建立了战略与经济对话等60多个对话磋商机制。
此间专家认为,双方在分歧犹存的情况下仍达成了不少共识,并且坦诚充分的沟通本身就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减少误判,管控风险。未来中美两国的矛盾和竞争性还会凸显,要尽量减少摩擦,避免局势失控。
“中美关系近一段时间以来,矛盾性和竞争性是在增加的,通过一次访问就扭转这一趋势的可能性不大。未来双方还会出现分歧,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沟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研究员倪峰说。
“保持沟通是防止误判、误读,即双方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及时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不要作出错误解读。管控矛盾在于目前双方存在的分歧并不是一时三刻就能消除的,只能尽量减少出现摩擦的局面,不要让局势失控。”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说。
亚太面临“新题”
亚太是中美利益交织最密集、互动最频繁的地区。许多专家认为,中国周边近来出现的比较复杂的局势或隐或现都有美国高调重返亚太的因素。
专家们认为,虽然美国重返亚太给中美关系带来了一些困扰,但并未从根本上影响中美关系的大局。双方要通过对话沟通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排除各种问题给中美关系造成的干扰。
曲星说,中美关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重要性远超双边、地区的范畴,亚太只是中美关系的一个局部,不是全部。
倪峰表示,在台湾、双边贸易等中美关系的传统问题上,双方打交道多年,已形成了一套处理问题的模式,但南海、亚太等新问题双方以前并未一起面对过,不确定性要大很多,因而这些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双方在处理中也会有一个过程,需要逐步找到一个正确的解决之道。
直面热点问题
在曲星看来,中美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存在分歧是很正常的。对这些问题,双方在访问中表达的共识大于分歧。
他认为,在南海问题上,美方期待尽快就《南海行为准则》开展谈判,中方对此也持开放态度,双方都希望取得进展,因此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分歧;在叙利亚问题上,美方要求总统巴沙尔下台,中方强调解决方案应来自叙利亚人民,但双方都呼吁立即停火止暴、实现政治解决,目前的问题只是“殊途”如何实现“同归”;在伊朗核问题上,中方强调反对中东任何国家包括伊朗研发核武器,这与美方的立场也是不相悖的。
此外,曲星表示,在苏丹、南苏丹问题上,中美也进行了良好合作;对于人权问题,中美双方尽管存在分歧,但一直就此开展对话,这些都可以说是双方的共识。
谈及此访对于中美关系日后发展的影响,曲星认为,双方在会晤中为今后中美关系的发展确立了一些大的方向,“这对今后中美关系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他说,无论美国大选后哪一个政党上台,虽然在具体问题上的立场可能有所不同,“但如何处理两国关系、如何解决双方的矛盾、如何看待对方的发展、如何认识互相的区别等方法论的东西都会在,中美积极合作的大方向仍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