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前民政部官员谈在中国搞公益:少些抱怨多些尝试(3)

2012年09月10日 14:29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齐鲁晚报:这次国务院出台“大病保险新政”,舆论的评价是很高的。

  王振耀:走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原来做新农合,主要是解决大病,但现在来看,大病问题还是个问题,这样我们的政策还是要做一个调整。

  齐鲁晚报:这里面是不是还有民间引导政府政策调整的成分?

  王振耀:这很重要,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比如邓飞他们在设计儿童“大病保险”时,多次跑到我这里解释,解释一遍,我说不行,再解释一遍还不行。后来他们就找央视一个记者到我这里来谈,记者一句话就指出来了,你说了大半天,老百姓最关心的一点你没说,这商业保险,要不要百姓掏钱?你看,我做商业保险,但钱你不用管,我从内部调动。核心问题一下就解决了,这就是专业化团队的力量。

  齐鲁晚报:大家这两年可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像“郭美美”、“卢美美”、“青基会”等事件,您怎么评价?

  王振耀:老百姓的批评和不满恰恰孕育着一种新的转型。

  齐鲁晚报:通过一些大的热点事件大家对慈善有了更多的思考。

  王振耀:对,大家发现可以从我做起。

  齐鲁晚报:其实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这样,像今年,“天天妈妈”等民间慈善组织也曾经受到过质疑,但通过信息公开等微博信息的及时发布,化解了危机,继续成长。而相比之下,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没有很好地应对。

  王振耀:“天天妈妈”能公开,微公益能公开,红会、慈善总会为什么不能公开?这对官方的慈善组织的确是一种提醒和促进,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改变。社会引领不是简单的“我让你”怎么做,它恰恰是无怨无悔我自己做,然后启发了你。

  齐鲁晚报:在质疑一些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时,大家并没有放弃做慈善,而是渠道和方式不一样了。

  王振耀:过去我们社会的积极因素是约束的,都是你想干什么,你又不专业。现在你看,不管是什么遇到自然灾害,都会有很多的志愿者,这是中国社会的巨大力量。

  齐鲁晚报:您怎么看待志愿者里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

  王振耀:很多年轻人做了很好的思考,这些年轻人既尊重前人,又清楚前人也有很多的局限性。这样就有一种宽容,就不是过激了。

  齐鲁晚报:微博这个平台是不是也给了包括年轻人在内的所有人一个非常好的发言平台?

  王振耀:对,这实际是一个重心转移。大众的参与多了,有渠道了,有微博等做保障了,选择多元了,所以才会有各种各样的争论、各种各样的行为方式,其实是中国社会包括慈善领域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的一种现象。

  齐鲁晚报:那在您看来,未来的互动模式会达到什么样?

  王振耀:我觉得是邓飞这种模式,我特别看重这种模式,就是民间做积极倡导和引领,政府及时做调整。(记者 石念军)

【编辑:肖媛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