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购岛致中日关系跌至低点 中方反制将持续

2012年09月11日 10: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视频:外交部:坚决反对日对钓鱼岛单方面措施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 张蔚然)日本围绕“购钓鱼岛”采取的极端手段已给中日关系带来严重障碍。中国多位国际问题专家11日对此评论称,中日关系已经跌至新世纪以来的最低点,日方咄咄逼人的做法几乎阻断了两国进行外交磋商协商的渠道,严重侵犯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

  从4月16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华盛顿首次扬言要“购买”钓鱼岛,到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钓鱼岛事态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快速升级。

  针对日方“购岛”行为,中方密集展开一系列反制措施。中国外交部10日发表声明,对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并实施所谓“国有化”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称中国政府不会坐视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不折不扣地回到双方达成的共识和谅解上来,回到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如果日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只能由日方承担。

  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强向中新社记者表示,这份声明措辞强硬,立场鲜明,态度斩钉截铁,如连用3个反问句“如果日本当局对两国当年的共识矢口否认,一笔勾销,那么钓鱼岛局势还如何能保持稳定?中日关系今后还如何能顺利发展?日本还如何能取信于邻国和世人?”再如对中日关系未来的拷问“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所作所为绝不是偶然的,它所反映出来的政治趋向是很值得警惕的。我们不禁要问,日本到底要向何处去?日本未来走向能让人放心吗?”如此罕见的强硬措辞表达了中方采取必要措施维护领土主权的坚定决心。

  中国政府10日发表声明,公布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基线。中国有关部门还将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说,公布领海基线是国际通用的宣示主权、行使管辖权的方式,中方上述行为是针对日方“国有化”钓鱼岛行为所采取的法律反制措施,意在以法制“法”。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则更加实质,具有现实意义。

  李国强分析称,中国在1992年2月25日就已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今年9月10日才宣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这表明长期以来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一直保持克制,希望通过外交渠道妥善解决争端,在事态升级的情形下,中方宣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不仅明确了钓鱼岛主权,也是在向国际社会表明日方“购岛”行为非法无效。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10日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就日本政府非法“购买”钓鱼岛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除上述反制措施外,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天内相继就钓鱼岛问题表态,突出强调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李国强表示,中国领导人如此密集地就同一问题进行表态的情况并不多见,这更加凸显钓鱼岛问题的现实严峻性与急迫感。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事态发展,中方对日方的交涉与反制将会持续。

  李国强分析指,从日本政治形态看,在野党总是会通过在敏感问题,特别是领土问题上制造事态来考验执政党。当日本在北方四岛、独岛问题上陷入困局时,钓鱼岛问题成为日本政府眼中最有主动权的一张牌。此外,野田内阁还面临人气低迷、日本经济萎靡以及国内选举的巨大压力,在多重因素叠加下,执政党、在野党不约而同把钓鱼岛当成了政治筹码,在短时间内不断提升主权诉求,使事态越来越紧张,把中日关系推到危险边缘。

  日本政府声称,“国有化”钓鱼岛的一大理由是“为继续平稳安定地维持管理”。李国强认为,日方此举完全是混淆视听,意在通过“购岛”在国际社会上强化其主权主张,从而抹杀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基本事实。

  日本围绕“购岛”采取的极端手段已给中日关系带来严重障碍,李国强说,中日关系已经跌至新世纪以来的最低点,日方咄咄逼人的做法几乎阻断了两国进行外交磋商协商的渠道,严重侵犯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给中日关系的未来蒙上阴影,中日政治、经济、外交各领域都面临严峻挑战。

  他指出,中国不会就此容忍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采取过激行为,接下来中日将展开新一轮外交比拼,激烈程度有可能超过以往。但目前事态并没有发展到双方要诉诸武力的程度,双方仍然要争取通过积极的外交努力,妥善解决分歧。(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