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中国有措施在钓鱼岛体现主权存在
领海基线既然是划清主权之举,中国政府也抛开了过去的一些羁绊,而握有更多的主动权,有更多的牌可以出、可以打,诸多宣示“主权存在”的实际行动也就可以顺势而出。
9月10日,中国政府就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发表声明。新华社11日报道,两艘海监船已经抵达钓鱼岛外围海域。海监部门已经制定相关行动计划,视情况开展维权行动,宣誓主权。昨日,外交部、国防部亦表态,将根据事态的发展,采取必要的措施,坚定维护国家主权。
自昨日起,中央气象台把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的天气预报纳入到国内城市预报中,并在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里播出。
短短一天之内,针对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中国政府密集推出一系列反制举措。从划定领海基线起,即意味着,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做出了重大的战略调整,也意味着,今后在钓鱼岛宣示我主权存在的机制,将全面启动、常态化。
领海基线的划定,其意义等于正式从法律上明确钓鱼岛不属于“主权争议”之范畴,不承认任何对抗性主权声索的存在,意味着中国政府不会容忍任何形式与任何其他人的“主权谈判”,也意味着上世纪奉行的“主权在我”基础上“把问题先放一放”战略的改变。
从日本的“渐进”路径上看,“国有化”决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仅只是进一步侵犯我主权的其中一道步骤,可以预计,日本还会不断推出更多“有效管理”钓鱼岛的举动。
这次中国政府钓鱼岛领海基线的声明,是对日本侵犯我主权行为的反制,但还不构成“不相称报复”的震慑。实际上,领海基线既然是划清主权之举,中国政府也抛开了过去的一些羁绊,而握有更多的主动权,有更多的牌可以出、可以打,诸多宣示“主权存在”的实际行动也就可以顺势而出。
目前海监部门船只抵达钓鱼岛外围海域,以及从9月11日起央视气象播报范围扩大到钓鱼岛,是一种“主权宣示”行动,呼应了领海基线之声明。但这些“主权宣示”与事实的“主权存在”还有一些距离,中国应视情势之必要性,定期派遣海监及渔政公务船进入12海里领海区执法,国土及科研部门应登岛架设用于土地监测及科学测量的永久性设施,这些活动才会构成“主权存在”的铁证。
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危及中国的核心利益,也突破了中日友好的底线,其不仅无用、无效、徒劳,也低估了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和手段。
专题:保卫钓鱼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