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良玉在河南考察南水北调 品尝丹江水称很甘甜
回良玉在我省考察时强调
严格质量管理 强化水质保护 搞好移民安置
切实把南水北调建设成为民生民心工程
9月16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我省考察秋粮生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移民搬迁工作。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目前工程建设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团结协作,合力攻坚,扎实推进,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切实加强水质保护,继续搞好移民安置,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把南水北调工程真正建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9月的中原大地,金风送爽。
16日下午,刚刚出席了第七届全国农运会开幕式,回良玉就兴致勃勃地来到邓州市腰店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田。看到玉米长势喜人,穗穗颗粒饱满,丰收在望,回良玉十分高兴。在玉米田,他饶有兴趣地与农业技术员、农民交谈起来。
“种的是什么品种?每亩有多少株?预计产量是多少?”回良玉问得很仔细。
“这是郑单958,一亩4300株,预计产量1300多斤。”
“今年有没有旱?”
“这里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旱能浇、涝能排,一亩比过去提高了三四百斤。要不是前段时间温度有点高,今年产量能达到1500斤。”
“今年上季小麦收成怎么样?”
“小麦平均亩产1000多斤。”
回良玉一听,连连赞叹道:“这就是超吨粮田!”
“你家多少口人?承包了多少亩地?”回良玉问正在田里拔草的草寺村农民。
“5口人,我自家7亩,兄弟、亲戚都外出打工,都转包给我了,总共种了将近40亩。”
“国家鼓励扶持种粮大户、种田能手规模经营,以提高种粮效益。你放心干吧!”回良玉鼓励道。
“你现在种田还有什么困难没有?”
“现在种地,国家政策好了,又不交农业税,国家还给补贴钱。收种都是机械化,很省事。”
回良玉听后表示满意,他说:“国家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就是要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民富起来。祝你们今年有个大丰收!”
在考察中,回良玉再三叮嘱当地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秋粮后期管理,确保丰收到手,同时认真做好秋粮收购准备和小麦备播工作。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是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
丹江口水库,碧波荡漾,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回良玉高度关注南水北调水质问题。17日一大早,回良玉来到丹江口水库,乘船查看水情,并向淅川县环保局监测人员了解水质情况。
“这是几类水?”回良玉问。
“根据监测,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标准以上,水质状况优良,符合南水北调的调水标准。”工作人员说着,提上来一桶清澈的丹江水。
回良玉和大家一起举杯,一饮而尽,连声说:这水好喝,很甘甜!
在听取了省水利厅关于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库区移民安置、水源区保护等相关情况的汇报后,回良玉对我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及移民征迁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回良玉指出,南水北调工程自2002年开工建设以来,历经十个年头,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东线工程已开始在防涝抗旱、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中线京石段工程已三次向北京应急调水,工程综合效益开始显现。到今年年底东线主体工程可望基本完工,明年通水;中线工程建设在加紧推进,后年也将实现通水。目前工程建设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要进一步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确保如期实现工程建设目标。
回良玉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是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移民是大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河南通过体制创新,迁安顺利,工作出色,效果显著。这成绩离不开河南沿线群众发扬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我们一定要充分肯定沿线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沿线人民群众给予的真正理解、大力支持及做出的重大贡献,深深地谢谢他们。
回良玉强调,能不能确保一泓清水北上,关系到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关系到沿线和京津地区人民生命健康。目前东线治污规划确定的项目已全部建成,中线水源保护措施在不断加强,水质持续改善。但治污和水源保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把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排放,强化水污染防治,加大水源地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巩固和发展治污环保取得的成效,确保水源地和沿线水体安全。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使它不仅成为一条绿化带、文化带、生态旅游带,而且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友谊带。
回良玉还来到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干渠淅川段建设工地,了解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看望慰问正在紧张施工的工人。回良玉强调,要紧紧围绕通水目标,科学组织,合理调度,扎实推进工程建设,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南水北调工程点多线长,建设环境复杂,参建单位众多,又面临一些重大技术问题,质量管理难度很大。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落实全员质量管理责任,努力把工程建设成为精品工程和放心工程,切实做到不给工程留隐患,不给后代留遗憾。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业经营形式、组织形式的变化
回良玉十分关心移民搬迁后的生产生活情况。
淅川县九重镇桦栎扒移民新型社区是我省最大的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安置点。400多户人家不仅住着省里统一建设、整齐干净的两层小楼,而且就近享受到卫生、学校、超市等便利服务。
回良玉先后走进张永林家和老党员朱明才家,和他们拉家常,了解他们搬迁安置后的生活情况。
“你说说搬迁前后生活有啥不一样的?”回良玉问。
“我搬迁前后的生活,俺农村有句土话说‘不咯吱(挠痒)我都笑了’。”朱明才笑着说,“我家过去搬了两次家,那时候我家17个人三间房,还是土木结构,一到下雨、晚上村里都走不成路。这次换成了楼房,水、电、路、沼气样样通,日子过得就像上楼步步高。”
“你现在收入靠啥?”
“有一部分种地收入,上级给我们一人分了一亩四分地,我们还可以在附近产业集聚区里打工。现在我们这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给我们的房子办了产权证,能用来抵押做小额贷款发展生产。”说着,朱明才拿出自家的房产证和土地证。
“这个做法好!”回良玉看着房产证,赞许地点点头说,“过去农村最大的问题就是居住房屋等不能抵押取得贷款,现在你们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解决了,而且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业经营形式、组织形式的变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还解决了学校、医院、水电、道路等公共设施建设问题。”
“你今后还有啥要求吗?”
“党和政府对我们移民提出的是‘搬得出、稳得住、快发展、能致富’,现在我们搬出来了,心也稳了,就是想着咋发展致富了。希望上级能多支持些、多立些生产项目,我们今后可以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
“你讲的这个说到底就是发展产业的问题。”回良玉说,“改革开放初期,对政府来说,出去打工的人多是成绩,现在能把人请回来、人自愿回来,是更大的成绩。近年来河南的外出劳动力在回流,说明河南产业发展了。下一步,要立足当地实际,加快产业培育,促进更多的农民就地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回良玉强调,移民群众舍小家、顾大家,为工程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妥善安置他们的生产生活是我们的重要责任,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切实解决好移民群众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现在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任务已基本完成,要把工作重心转向后期帮扶,切实落实好国家对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鄂竟平,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学东,中央农办副主任唐仁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全国供销总社理事会副主任李春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参加考察调研。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省委常委、秘书长刘春良,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满仓陪同考察调研。 (记者田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