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试验区纪行:浦东,农田上崛起国际金融中心
(编者按:过去三十多年特别是最近十年中,改革开放持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一个个经济特区、新区、开发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社从即日起,陆续推出一组特稿,重温浦东、深圳等先行者曾经的激荡岁月,梳理新的改革探索,蠡测未来的方向,敬请垂注。)
中新社上海10月12日电 题:浦东:农田上崛起的国际金融中心
中新社记者 陈婷婷 李佳佳
清晨,“东方曼哈顿”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内在一片繁忙中苏醒,50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证券、期货、产权、钻石交易中心内,滴滴答答的机器声与工作人员的忙碌脚步声相互交杂;而在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下,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正排队等待登上这三大“上海高度”饱览风景。
与此同时,生物医药、软件、微电子等行业的白领、高级技术人员,从上海市的各个方向涌入张江高科技园区,投入紧张的研发工作。而名牌箱包、食品、奢侈品等,也在源源不断地从世界各地运达外高桥保税区,继而转运往中国各地乃至整个亚太地区。
这就是上海浦东新区——中国首个国家级新区,享誉国际的中国“改革样本”,从农田中奇迹般崛起的国际金融中心。
对于浦东这块地方,上海早年有句民谚常被提及:“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二十多年前,站在浦西的外滩看浦东,这里还是充满田园风情的阡陌农田。
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奏响了中国新一轮开发开放的号角,提出“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亲历浦东改革的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万曾炜回忆,如今炙手可热的“东方曼哈顿”,当时仅仅是工地和农田;而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则是紧挨着黄浦江生活的船民。
“他们生活得很简单,也很原始。”万曾炜记得,为了开发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他跟随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赵启正前往船民聚集的陆家嘴一带黄浦江边进行实地调研,“船民们就在江边搭个简易小棚子,一家人生活在里面。”看到这样的生活状况,赵启正当时都忍不住落泪。
就是在这样毫无基础的“基础”之上,代表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浦东开发开放大幕逐渐开启,陆家嘴从农田中迅速“长高”,一栋栋摩天大楼相继落成。中国的房地产、资本、证券市场等金融市场要素的改革,也纷纷在此起步。
然而,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受此影响,热火朝天的浦东开发突然遇冷:经过几年的开发,浦东大量写字楼、住宅相继落成,却缺乏买家,无处营收。
于是,唱衰中国改革的外界舆论称,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浦东在唱“空城计”。
万曾炜回忆说,当时甚至有些外国公司人员跑到他的办公室,要求退房。而赵启正回应这种传闻时说,中国聪明的母亲给孩子做衣服时都会把袖口加长,以便来年还能再穿,“赵启正当时告诉他们,陆家嘴的房子暂时空置,就是聪明母亲给孩子做的长袖衣服”。
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个聪明“母亲”式的决定。如今的浦东早已是寸土寸金。海内外金融机构、世界知名企业都以能在陆家嘴拥有一席之地而自豪。
“深圳是面向香港的,珠海是面对澳门的,厦门是面对台湾的,而浦东是面向世界的”。1991年邓小平在上海过春节时对浦东的这番论述,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22年过去,阡陌之中成长起来的浦东新区被外界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成为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是这块热土上的新梦想。
“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浦东还有充分的余地。”万曾炜认为,正是因为在农田之上“零基础”开发,浦东自开发之初就规划将产业带相对隔离,现在浦东的金融贸易区、高科技园区和保税区互相分离,这让浦东在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依然富有潜力。
2005年6月批准成立的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还是中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点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希望把经济体制改革与其它方面改革结合起来,探索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意味着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布局出发,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区域发展的新模式,由此揭开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新时代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