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故事:走出“蜗居”的中国样本
中新社天津10月15日电 题:走出“蜗居”的中国样本
中新社记者 田齐
家住天津市北辰区秋怡家园的66岁退休工人管玉昆,正在自家楼前的空地上散步。眼前,绿树葱葱;耳畔,琴声悠扬。
管玉昆曾是一名建筑工人,他所在的公司承建过天津众多的地标性建筑。他的最大梦想是住进稍微宽敞一些、带有厨房和卫生间的楼房。如今,“梦想照进现实”,他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
40年前,婚后无房的管玉昆,在工友们的帮助下,盖了一间9平方米的砖房。第二个儿子出生后,因房间太拥挤,又在这间平房的基础上搭出一个阁楼,一家四口分住在“楼上”“楼下”,厨房、厕所则是几家街坊共同使用。
“一住就是30多年。孩子小的时候,每天晚上将孩子托举到阁楼上睡觉,我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他们摔下来。”管玉昆指着身后的楼门告诉记者,现在他和老伴住在这里,两个儿子已经结婚生子,都有自己的住房。
管玉昆居住的秋怡家园,是天津市保障性住房项目的代表。这里共有20栋高层建筑,2448套住房,其中公共租赁住房1368套,经济适用住房1080套,于2011年4月竣工入住。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亲临小区视察,了解居民住房改善情况,推动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
为了让中低收入市民尽快改善住房条件,天津市从2003年开始建设廉租住房,历经10年探索,构建起“租、售、补”相结合的住房保障制度框架,即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三种住房)和发放一次性补贴、基本补贴加一次性补贴、按月补贴的住房补贴形式,基本实现了最低收入、低收入、中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及房屋征收五个层面困难家庭的全覆盖。
64岁的“回城知青”肖金玲亦是该市住房保障制度的受益者。在西北呆了十几年的肖金玲,回天津后与父母住在一起。因为企业效益不好,一直没有购房。2003年,房屋拆迁,肖金玲夫妇开始租房生活。
“那几年,真的是频繁搬家,每一次都有各种各样的顾虑,最害怕的就是房租涨价。搬来秋怡家园之前,我们租了一个16平方米的‘伙单’。短短8个月时间,房东就将租金由先前的每月500元人民币涨到了800元。”肖金玲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这套55平方米的公租房每月租金是875元,我们享受的租房补贴是每月285元,也就是说每月只用我们自己掏590元。我和老伴儿都退休了,用退休金支付房屋租金,没问题。”
自2008年至今,天津已连续5年将“住房保障”列为20项民心工程之首。截至目前,该市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逾4000万平方米,58万余套;发放租房补贴8.5万户,惠及45万户困难家庭。
“十二五”期间天津住房保障工作的目标是,新建“三种住房”40万套,累计为83万户家庭提供住房保障,覆盖35%的城镇家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