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中国十年改革曾遇困境 问题催生变革动力(2)
“攻坚克难”背后的思考:科学发展对“中国式改革”提出更高要求
成就和变化举世瞩目,矛盾和困难极具挑战性。
国际金融危机将新生的光伏产业送入严冬,“市场没有了,市长不见了,唯一能见到的是银行催债的。”胡福林感觉这一切变化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
作为温州民营企业的标杆性人物,面对突然而至的资金链断裂,被懊恼、自责、无奈折磨了一夜之后,胡福林选择关掉手机、出国。
这一走,网上关于“眼镜大王‘跑路’”的新闻铺天盖地。“其实,当时只是想尽快离开这烦恼之地,顺便到国外筹资。”胡福林说。
几年前,光伏产业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许多地方政府将其当作支柱产业一哄而上,温州也被批准建立国家级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核心园区。
胡福林回忆:“当初,我出去考察投资环境,不少地方市长亲自接待要给我‘零地价’、迁厂补贴等优惠政策,银行也是一拨拨主动上门推贷,头脑一热,就投入6亿元。原本想进入电力行业,没想到我们民营企业还是进不去。”
胡福林的经历折射出现阶段改革的一系列深层困境:垄断行业门槛过高、政府定位不清、民营企业融资难……
这些问题,常常被喻为改革“难啃的骨头”,被看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跨越的障碍。
理性看待难题,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不能逾越发展阶段。
——一些难题的产生,正是因为改革还不到位、不彻底。
天刚破晓,北京儿童医院门前就有人排队等待挂号。不一会儿工夫,弯弯曲曲的队伍排到了300米开外。一旁做早点的师傅告诉记者,这一幕差不多天天上演,不少从外地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为求一号,夜里干脆就睡在医院的走廊或地下车库。
“我的孩子不过是小感冒,去了两家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说发烧病例看不了,只能来这里。”北京的陈女士怀抱三岁的女儿无奈地说。
医疗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合理配置资源,改变“大医院人满为患、小社区门可罗雀”的现状。显然,要真正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的目标,改革的路还很长。
——一些难题的存在,是因为政府转型尚未完成。
近几年来,随着政治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不少行政审批项目被减了下来;但同时也要看到,政府职能转变仍然任重道远,一些政府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以行政许可法为例,一些部门不叫“审批制”了,改成“核准制”,其实本质没变。
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关系不理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势必阻力重重。
——一些难题的出现,是因为发展理念的偏差。
“有些人乐于强化发展而淡化改革,因为发展很风光而改革往往要冒风险;但是,没有改革,哪来发展?”高尚全说,发展经济变成“招商至上”、城市化变成“楼市化”、谋求“土地财政”公然挑战楼市调控政策……这都是扭曲的发展观。
改革与发展的互动,常常以多维方式呈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矛盾新问题必然层出不穷,改革任务也就愈加艰巨:
大学生就业仍旧困难,而“用工荒”年复一年地上演,甚至愈演愈烈;
2011年在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国内实体经济举步维艰,但银行业利润普遍增长20%以上;
“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整政策实施两年,某些一线城市仍然屡屡出现新“地王”。
……
这些看似矛盾的事实,都指向一个命题:科学发展对“中国式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理性面对难题,盲目轻视不可取,消极畏难更不行。
我们必须看到:这些难题的产生有其客观性、阶段性和必然性。
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有变。
“我们创造了多少成就,就要准备承受多少挑战。”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表示,西方在几百年中,才解决了七亿人口的现代化;中国要用几十年化解西方几百年遇到的难题,必然是传统的痼疾、时代的痛楚叠加交织的过程。
我们必须清楚:在科学发展新阶段,改革难题始终绕不开躲不过,迎难而上是唯一的选择。
昔日辉煌并不代表未来成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说,中国目前面临改革与危机赛跑的严峻局面,改革可能有“副产品”,但不改革的风险更大。改革不只是扬汤止沸,更要釜底抽薪。
我们必须坚信:只要踏踏实实践行科学发展观,难题必将逐一破解。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发展时少。”改革,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题中之意。踏踏实实践行科学发展观,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前提。
对于改革遇到的难题,各方众说纷纭。有争论,甚至也有质疑。“有争议甚至质疑并非坏事,问题一旦被正视并形成共识,就会变成催生变革的强大动力。”高尚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