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钓鱼岛海域巡航团队:成长起来的“80后”
中国渔政202船连日来在中国钓鱼岛海域巡航护渔,全体29名巡航人员搏风斗浪、士气高昂,有力维护和宣示中国国家主权。
随船航行的新华社记者,见证了他们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味着他们各不相同的人生经历。
心系国与家
农业部东海区渔政执法总队副政委李朝晖今年45岁,是此次巡航任务的前方指挥员。今年7月,李朝晖带队赴北太平洋执法前,他对读高中的18岁儿子说:“你要照顾好妈妈。”1个月后回来才知道,儿子在练习跆拳道时不慎骨折。儿子不好意思地对爸爸说:“结果还是妈妈照顾我。”
今年9月1日,儿子去医院拆石膏,李朝晖陪着。“不论有什么事,我也得抽出时间来。”李朝晖说。
常年在海上跑,经常照顾不上家人,这是巡航人员家庭生活的常态。202船船长沈长领今年41岁,已经在渔政巡航一线工作20年。爱人没有找工作,专职照顾家庭;女儿14岁,正在读初中。“孩子平时管得少,我跑船后一回到家,就想多跟她交流。说来也怪,碰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凡是我在家,她的成绩总能提高10分左右。”沈长领说。
这个航次的大副陈连明42岁,是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陈连明的正式职务是东海区渔政执法总队“机动船长”。儿子今年16岁,已经读高中。“就像是一眨眼,小子蹿得比我还高。”陈连明说,“一米八的个头,学校里的长跑特长生!”
成长起来的“80后”
202船的船员中,有将近一半是“80后”。在这个航次上,有6位船员度过了自己的生日,其中就有4位是“80后”。
年轻的202船政委孙士荐度过了自己的结婚一周年纪念日和29岁生日。结婚一年来,小夫妻聚少离多。“蜜月机票订了两次、退了两次,一次是去年12月准备去桂林,一次是今年7月准备去云南,都是因为我突然接到出海任务。”孙士荐说,“对于这些,她现在已经习以为常。”
驾驶台船员吕春雷今年24岁,上船一年,也在这个航次上过了生日。小吕是黑龙江人,大连海洋大学毕业生,在俄罗斯远东水产科技大学留学过两年。“刚上船那会儿晕得厉害,站都站不起来。”操着东北口音的小吕说,“经常哇哇地吐,饮食也不适应。”现在,不论什么样的大风大浪,小伙子们都如履平地。
船员赵有威今年26岁,上船两年,是吕春雷的同乡兼大学师兄。小赵来到202船的第一个航次,就是2010年“9·7”撞船事件后赴钓鱼岛海域接回中国“闽晋渔5179”渔船。
岗位上的坚守
船上的每一个岗位都至关重要,每一位船员都无可替代。
机舱是船舶的“心脏”。走进202船的机舱,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轰鸣声震耳欲聋,两台1000多马力的发动机仿佛巨大的铁兽。47岁的轮机长金仲鑫和他的同伴们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长期值守。“值班的时候舍不得穿好衣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溅了一身机油。”老金笑呵呵地说。
餐厅是船员们的“加油站”。每天早晨7点、中午11点、傍晚5点,每个舱室的广播里都会雷打不动地传出一声苏北口音的招呼:“掐(吃)饭喽!”说话的是202船38岁的大厨吴政权。清蒸鲳鱼、干煎带鱼、酱牛肉、风鹅肉……美味可口的饭菜拴住大家的胃,也拴住了大家的心。除了一日三餐,每晚11点厨师们还准备了夜宵。
吴政权1995年开始在渔政船上当厨师。今年8月,他74岁的父亲病危。“我那时刚执行完一个任务,8月19日赶到苏北阜宁老家,一个小时后老人就走了……”吴政权说。
今年21岁的二厨方昌辉老家在安徽霍邱,是船上唯一的“90后”。这个大男孩每天忙着洗菜、切菜、烧汤、煮饭,偶尔闲下来喜欢摆弄手机。记者看到,厨师们的脚上始终蹬着一双洗得发白的“解放鞋”。“厨房地面水多油多,这个鞋实用,防滑!”小方对记者说,一脸单纯的笑容。(杨金志 岑志连)
专题:保卫钓鱼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