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国际交流研习生:中国比想象中更友好开放
中新社兰州10月31日电 (记者 张道正 冯志军)“友好,开放,积极。”来自瑞典的莫西亚用这几个词来形容她的首次中国行。
9月初,莫西亚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的22名学员一起参加了2012年甘肃省国际交流研习班,研习期为两个月。10月25日,甘肃省官方为他们举行了结业仪式。
“以前不知道甘肃,知道敦煌,却不知道(它)属于甘肃省。”莫西卡说,在甘肃期间去了庆阳市油田、定西市马铃薯基地,“甘肃的经济提升很快”。
莫西亚是瑞典布登市继续教育学院教师,此次来甘肃在兰州大学附属中学“支教”。谈及此行“支教”的感受与收获,莫西亚一边比划着手势,一边兴高采烈地向记者讲述着两个月来“很多难忘的故事”。
莫西亚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的学生提问会站起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在瑞典不需要这样。”甘肃“支教”让她“同中国普通人有了最直接的接触,都是鲜活的印象”,她也希望自己短时间的教学能给兰州学生带来帮助。
“这次记忆会伴随我终生”,莫西亚说,“希望能再来甘肃,进一步交流。”
“这里的民众对外国人都很友好,比想象中开放得多,每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都很积极。”两个月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莫西亚显得有些依依不舍。“时间太紧张,彼此接触时间太短。”
日本“80后”青年教师潼川敏生也表达了类似的感受:“近两个月的生活中,很少有人跟我谈论政治问题,中国人比想象的友善。”
两个月的甘肃生活使潼川敏生对中国人的友好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兰州的牛肉面很好吃,在日本吃不到。”潼川敏生知道甘肃有很多著名的旅游胜地,莫高窟、崆峒山……在实习的时候去过一些地方,但“很多地方都没有去到,很遗憾”。
潼川敏生是日本秋田大学医学系的职员,在兰州大学实习期间负责秋田大学和兰州大学明年交换生计划的沟通衔接工作,“沟通好了,就没有误解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