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图片见证十年发展 喜看祖国辉煌成就(图)

2012年11月02日 16:22 来源:中国青年网 参与互动(0)
图片见证十年发展喜看祖国辉煌成就(图)
"将来我也要开坦克!"看展览的小男孩。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炎良 摄
     "年轻人更应该多来看看!"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模型前,坐着轮椅来看展览的老者感慨地说。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炎良 摄

  【编者按】2002-2012,数字的小跨越,社会的大变革。十年,懵懂青年渐成国家栋梁;十年,中华大地文化日新月异欣欣向荣;十年,成就与辉煌数不胜数,挑战也一个接一个……

  2012年11月8日,一个必将载入史册的日子,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继往开来,总揽风云运筹大计,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在盛会召开前夕,中国青年网特推出"喜迎十八大 青春·十年"系列报道。回望十年发展,充分展示在党的领导下,广大青年见证的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公益与文化事业的喜人革新,广大青年参与的信息革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国日益发展强大形成的波澜壮阔的画卷;展望辉煌未来,翘首静待全党凝聚共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进取,奏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奋进乐章。敬请广大网友关注。

  "喜迎十八大 青春·十年"系列报道之一

  图片见证十年发展 喜看祖国辉煌成就

  金秋十月的最后一天,蔚蓝天空下的北京展览馆焕然一新。下午2时,中国青年网记者走进展览馆,亲身感受"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大型图片展现场的喜庆氛围。

  "和谐号"动车模型前,两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嬉戏打闹,童稚的声音讨论着:"动车比火车开得快,火车比地铁开得快!"

  图片展自10月26号便在这里拉开帷幕,从"北京奥运"到"上海世博",从"神舟飞天"到"蛟龙入海",从"互联网创新"到"新能源变革"--一张张照片,一幅幅图表,一件件模型让参观者回忆起那一幕幕令人难以忘怀的瞬间。

  小夫妻约会,不看电影看展览

  32岁的吴金生举着他的三星手机对着沙盘上的坦克模型拍照,他身旁的新婚妻子,29岁的罗婵琴垫起脚尖,看他拍得效果如何。

  罗婵琴一手揽着两个人的外套,一手亲密地挽着丈夫的胳膊,时而指点,时而抿嘴微笑,她幸福的神情感染了采访的记者。

  夫妻俩停留最久的是第六展厅,主题是"开创国防和军事建设科学发展新局面",这也是吴金生最感兴趣的部分。"他曾经的梦想是当兵呢!一进来就拍个不停,相机都拍没电了,只好拿手机拍。"妻子笑着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可惜后来没当成,"罗金生遗憾地说,"现在北京一家公司做销售。"高高瘦瘦的他话不多,没说几句,又转头专心看展览了。

  "这算是一场约会吗?"当记者这样问起时,两个人都腼腆的笑了。"我们就住在附近,白石桥。新闻里不是一直在宣传吗,国家领导人都来了,我们也来看看呗,正好今天调休。"罗婵琴的笑容特别灿烂,她在北京从事酒店管理的工作,老家在福建,算是北漂一族。

  "我本来想看电影的,但他坚持要来看这个展览,就陪他来了。"罗婵琴告诉记者,"一开始是陪他,没想到特别有触动。尤其是新农村建设那一块,真的很有感觉。因为我从小也长在农村,我的父母就是农民,这些年来,农村的变化真的太大了,他们的生活好很多!"

  罗婵琴也提到,在大城市生活压力不小,"房租一个月就要三千块呢,还是合租。"但是,"国家繁荣昌盛,个人的发展靠自己努力,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她的普通话带一点点闽南腔,眼睛亮亮的,闪着光。

  72岁老爷爷呼吁:展览要做电子版

  也许是工作日的原因,像罗婵琴、吴金生这样来看展览的年轻人并不多,倒是老年人,拄着拐棍、推着小车甚至坐着轮椅来看展览的不在少数,今年72岁的赵宗德就是其中一位。

  头发花白,还蓄着一绺漂亮"糊涂仙"胡须的赵宗德在参观者中格外打眼。记者注意到他时,他正坐在自带的多功能"小车板凳"上埋头往小本上写笔记。"我稍微记一记,回去跟我的孩子们讲讲。"老人家精神矍铄,神情喜悦。他正在抄的是第一展厅"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一组数据--"2003-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硬实的数据,铿锵有力地诉说着十年间中国的发展:"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20333亿元上升到471564亿元,人均由9398元上升到35083元。从2003年到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472元上升到2181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622元上升到6977元。2010年,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赵宗德跟中国青年网记者聊天,回顾起这一辈子感慨良多。他1939年出生,1950年成为第一批少先队员,1956年交了入党申请,1973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考验了我17年哪!"他笑着告诉记者,眼角皱纹说尽了岁月沧桑。

  "我这辈子干过四十多种工作,在机关干过八年、做过教材编辑、下过工厂、干过车间主任、当过知青、当过老师、当过工程师……"赵宗德参与了国家的建设,见证着社会的发展,他略带激动地说,"这个展览很好,很好!特别鼓舞人心!"

  老人家还提议说,"这个展览完了不能就完了,还应该出图册、光盘,应该借助新媒体记录下来。"年过七旬的他,神奇地掏出一件时尚"武器":随身携带的多功能电子收音机。"可以插优盘,还可以插CF卡呢。这个展览要是能有电子版的就好了,能带回家慢慢看。"

  展览现场,像赵宗德这样的老人家有很多。经历过苦难,经历过波折,不改初衷,不悔青春,回首往事,展望未来……

  "国家强大了,现在日子比以前好太多了,年轻人真应该来看看这个展览!"轮椅上的老人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

  青年之歌,致青春之中国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图片展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解放军总政治部和中共北京市委共同主办。今年3月份启动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照片。旨在反映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科学发展的成功实践及辉煌成就,全面展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平凡历程,集中反映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的成功实践和国家建设、人民生活的历史性变化。

  据主办方介绍,自10月26日开展以来,截止31日,图片展已累计接待了6万余名观众,"这些天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且大多是自发前来的群众。今天天气很好,从早晨到现在来了大概有一万多人。"展览现场的工作人员吴女士告诉记者。

  10月29日、30日,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计算机学院等院系的1300余名学生分批参观了展览,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观感。

  "说实在的,一开始想着组织要求来参观还担心没意思,但是真正融入其中,我发现给我的震撼很大。"2011级社会学系的汪雪君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亲眼看到了我们自己研究的项目模型,像'蛟龙'潜水艇、'嫦娥'卫星,以及各类潜艇,还有'神州'系列的宇航服,我真的深深感受到了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而各项数据的列举,表格的展示,使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经济的沉稳发展;还有莫言的照片以及中国各项文化汇演,电影的照片又真实凸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辉煌。"

  美丽大方的解说员也是展览上一道亮丽风景,她们全部是抽调自各大博物馆的专职精英讲解员。31日下午5时,结束一天辛苦工作的解说员小黄准备下班,面容流露一丝疲惫,但仍笑意盈盈。24岁的小黄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今天接待了七、八拨观众,有团体组织的,也有自发来参观的,各个年龄、各个行业的都有,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讲解。"她说,讲解时常常会看到观众们不时点头称许,尤其是在航空航天、军舰潜艇模型的展厅,大家反响特别热烈,"这是最自豪、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曾经的诗篇成为今日之现实。抚掌凯歌,笑谈成就,这是青年人的自豪,更是所有中国人内心共同的起伏。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是回眸,更是眺望。在这历史性的回眸中,是十年间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书写的篇章;在那崭新的眺望里,是中国这艘东方巨型航母加速启程的远方……

  家之所望,国之所强,正在吾辈!青年之眼,看"科学发展,成就辉煌",青年之力,更助祖国之发展,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辉煌!(记者吴楚 张炎良 周志刚)

【编辑:姚培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