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称中国道路具独特性 是历史性选择不能改变

2012年11月05日 10:44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他们在此做了一个空前的伟大政治新实验。他们有理想,有计划,有绝对的信心,只此三项已足使我们愧死。”1926年7月,赴英参加中英庚款委员会会议的胡适途经苏联。7月27--29日,在莫斯科参观访问的三天里,他目睹了苏联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给朋友的信中写下了自己饱含钦慕的感慨,第一次燃起了组建政党改造中国的万丈雄心。

  五天后的8月3日,心情难以平复的胡适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今日回想前日与蔡和森的谈话,及自己的观察,颇有作政党组织的意思……可组一政党,名为‘自由党’,充分承认社会主义的主张,但不以阶级斗争为手段。”他甚至写下了“自由党”党纲应包括的事业:有计划的政治;文官考试法的实行;用有限的外国投资来充分发展中国的交通和实业;社会主义的社会政策。

  86年过去了,历史的结局令人百感交集。

  毕生倡导西方自由主义立场、为美国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庇荫的胡适,至死也没有将“中国自由党”组建成功。1931年8月,年仅36岁的蔡和森在广州就义。和他共建“新民学会”的挚友毛泽东,18年后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与他赴法勤工俭学的小弟弟邓小平,47年后以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

  放开视野,站在公元2012年,新中国刚刚度过63岁华诞,走完了91个春秋的中国共产党正在迎接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此时此刻,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超过1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人均GDP达到5432美元的世界中等偏上水平。

  那个曾让胡适“愧死”的贫穷落后、文盲充斥、一盘散沙、饱受欺凌的“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后不过一个甲子六十年,已茁壮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就了世界现代史上最壮阔而且仍在猛进的发展奇迹。

  2012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带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问题研究”课题组奔波两个多月寻找这奇迹的历史答案,走访了各阶层的干部群众,在北京、上海、广东、陕西、吉林、湖北、青海、江苏等十多个省市发放了1600余份调查问卷……最终,他将调查的结论,展现给了《瞭望》新闻周刊:

  “接受调研的干部、群众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到现在91年来,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三大历史性任务:一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真正独立与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二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走上了伟大复兴的道路;三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三大历史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使中华民族走上了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康庄大道,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道路的独特性

  完整理解中国共产党历时91年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三大历史任务的“人间正道”,首先必须认识清楚,什么是真实中国,其历史坐标又位于何处?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将其动态地描述为,“在近千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的十几亿人民,从事长达几十年的工业化实践,这是人类活动史中最伟大的社会实践。”在此基础上,他用四个独特性做主线,为本刊记者打开了中国这本被视为“天书”的巨著:

  其一,中国是一个世界性人口大国,不但是幅员辽阔、地区差异甚大的大国,也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军事的大国。大国的发展问题不同于小国,大有大的好处,有巨大的国内市场,有“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回旋优势,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不同地区互补优势;但大也有大的难处,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是世界上主要发展指标地区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解决十几亿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在世界上几乎是特例,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没有接触过,更没有处理过。

  其二,中国是一个快速多重转型的国家。从农业为主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产业转型,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从封闭到开放的社会转型,从封闭落后的文化向开放先进的中华文化转型。就人口规模来看,超过任何一个大国转型的规模;就转型速度来看,又超过任何一个大国社会变迁的速度;就转型类型来看,也不同于任何一个大国的转型特征和过程。这种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的多重转型,必然伴随着各种重大矛盾,以及来自社会冲突、国际竞争等方面的转型挑战。

  其三,中国既是现代化的落伍者,又是现代化的追赶者。中国直到1950年之后才真正进入现代经济增长时期,正式开始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时间比发达工业化国家至少晚了100~200年,既存在因初期的“扩大缺口”造成的后发劣势,也存在“有条件趋同”的后发优势,即通过创新和再创造,利用“跨越式增长”迅速缩小与先行发达国家之间的相对差距。

  其四,中国独特地开辟了一条非传统、非西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一是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决不依赖于任何外部势力,决不依附于世界大国,决不屈服于世界霸权。这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很难做到的;二是不照抄照搬其他国家发展模式,必须也只能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三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中国追赶并超越美国等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最大制度优势;四是对内坚持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五是对外走和平发展道路,绝不复制资本主义国家和前苏联对外霸权、对外扩张、对外侵略的历史。

  历史性选择决不能改变

  如此中国又置于怎样的世界潮流中呢?放眼全球,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动荡、大变革、大分化和大调整之中。李慎明说,“从总的形势看,西方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资本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随着资源的减少和科技进步的加快,全球范围内的基本矛盾必然加剧。”

  在他看来,为转嫁危机,扩张势力,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正加紧进行着新一轮瓜分世界特别是资源的争夺进程,“这个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即发展中国家的矛盾,都将变得更加深刻和错综复杂,在一定时期和地区甚至会尖锐和激化,世界的动荡可能进一步加剧。”这一点在美国境内广泛的“占领运动”、中东北非“颜色革命”和美国“重返亚洲”等热点事件中,已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李慎明认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刻地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地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

  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从国内形势看,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走过的道路充满了荆棘和坎坷,今后的道路也绝不都是凯歌与坦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收入分配差距亟待缩小,腐败现象亟待惩防,实事求是作风亟待发扬,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亟待加强……

  “要进行顶层设计,必须首先搞清找准顶层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李慎明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面临的主要考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的考验。”

  “中华民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性选择决不会改变。”他说,西方敌对势力对正在崛起的中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不会改变,“即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也决不允许一个强大中国出现。”

  西方的动机,亨利·基辛格在其新著《论中国》中已经清楚地作了提醒,在当今主导美国的新保守主义者的理论中,“与非(西方)民主社会打交道,政权更迭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最终目标,与中国和平相处不是一个战略问题,而是改变中国治理方式的问题。”

  这是全新的历史现实。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同志开篇就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讲话重申并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制度、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认为,这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愈加深刻全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内涵也更加丰富。

  “由此可见,我们今天对旗帜的认识要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在他看来,强调坚定不移地高举旗帜,既是对中国过去成功经验的全面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宣誓”与“坚守”。

  “这面旗帜必须鲜明,必须高举,不能摇摆不定,不能或明或暗,更不能偃旗息鼓。”李慎明告诉本刊记者,道路、理论和制度是旗帜的具体支撑和实践载体,离开了这三者,旗帜就变成了空洞的口号。道路是实践路径,理论是思想指引,制度是根本保障,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共同构成了旗帜的实际内容。

  “从中国发展的实践看,旗帜就是形象、就是方向、就是力量。”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春说,明确了举什么旗,就是明确回答了中国未来将要走什么样的道路,这就是不走老路、不走歪路,也不原地踏步。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唯有如此,才能够战胜前进进程中的一切艰难险阻,将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新的更高境界。

  一脉相承90年

  “千万不要认为理想、信念、主义、道路虚无缥缈,与我们离得很远或没有一点关系。实际上,这些同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于我们每个人和家庭的命运都是息息相关的。”李慎明谈到。

  胡锦涛同志在“7·23”讲话中饱含感情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立足于这样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根据,遵循这样的历史发展的客观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高级阶段在内的我国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因而从时间延续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比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长得多。”李慎明说。

  因此,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否则将是死路一条;另一方面,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是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这样,在全球竞争中,中国就有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任何历史的倒退,对党、国家和民族来说,必然是死路一条。(记者 王健君)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