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法制日报:“惠民殡改”应成公共政策取向

2012年11月05日 11:05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为了让农民平坟,河南周口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殡改”政策,推出了免费火化、免费提供骨灰盒以及遗体接送、公墓建设等殡葬惠民政策。在此带动下,今年农民已平迁200多万座坟墓,复种耕地近3万亩(11月4日《京华时报》)。

  一些人仅仅将视角放在“平坟复耕”本身,对此大加道德与政绩秀的批判,但在如今“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网络时代,笔者通过网络搜索,并没有发现多少负面新闻。相反,对于河南省南阳市爆出的“副处级祖坟可不动”的新闻,周口却是“干部不带头就免职”的新闻。缘于几千年“入土为安”的传统,“平坟复耕”遭到一些反对和质疑本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而恰恰是周口的“惠民殡改”和“干部带头”,才取得了“平迁200多万座坟墓,复种耕地近3万亩”的政绩,这对各地解决死人跟活人争地的矛盾,无疑是有启发和借鉴价值的。

  虽然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厚葬”、“土葬”传统,但这毕竟是不合时代潮流的,也不合中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土地资源稀缺不可逆转,而人的观念则有改变的可能。通过公共政策的引导,节约土地,移风易俗,大力倡导厚养薄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推行“惠民殡改”政策,不仅是农村解决大机器耕作、死人与活人争地的问题的需要,更是全国解决“死不起”难题的民生需要。万事第一难,河南周口的做法和经验为殡葬改革撕开了一个口子,更多的地方应该学习和推广周口的“惠民殡改”。

  死亡是人生的最后一站,一个人无法选择要不要到达这一站,但却可以选择到站的方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殡葬改革打着“移风易俗”的旗号,却走向了市场化的道路,加上行政权力的自肥冲动,导致殡葬行业成为一个事实的垄断行业。殡葬行业本质上的公益性已丧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对暴利的追逐,“死不起、葬不起”成为了公众共同的无奈的声音。殡葬暴利事实上的取向,不仅让国家“文明、节俭、绿色办丧事”的提倡消弭于无形,反而加重了厚葬的攀比心理,成为一个事关社会和谐的民生难题。

  “老有所养”是公民的基本权益,也是社会保障的必须内容。以此推理,“死有所葬”也应是公民最后的尊严,还应是政府必须尽到的义务。河南周口推出的“惠民殡改”,免费火化、免费提供骨灰盒、免费遗体接送、公共投资公墓建设等,既是共享发展成果的民生工程之需,更应该是殡葬服务在暴利多年后的回报,是殡葬服务回归公益的正确选择。民间理性向来与政府理性紧密相连,没有政府理性,单方面强调民间“移风易俗”的理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一方面体现在基础物质需要的满足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人人平等的尊严上。河南周口正是基于“惠民殡改”的物质满足以及“干部带头”的平等尊重,才使“平坟复耕”相对顺利地进行。权利落地方能秩序安好,以人为本方能改革顺利。河南周口的“平坟复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惠民殡改”也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当人们不再担心“死不起、葬不起”的时候,当人们不再疑虑公墓里尊严的时候,“移风易俗”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看广告看疗效。“平坟复耕”也许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政绩秀”,但只要以人为本的“惠民殡改”实施得好,将“政绩秀”变成扎扎实实的政绩,变成公共意识落地,也不是不可能的。暂且抛开“平坟复耕”,“惠民殡改”应成普遍的公共政策取向,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郭文婧)

【编辑:陈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