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党员传递十八大愿景:让基层党建更有活力
青年党员寄语十八大
编者按: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代表的平均年龄为52岁,年轻党员代表数量增加,35岁以下的有114名,占5%,比十七大时提高1.9个百分点。盛会前夕,半月谈特别组织采访一批来自基层一线的青年党员,传递他们对十八大的期盼与愿景。
让基层党建更多创新、更有活力
今年27岁的党员洪润浩,是黑龙江哈尔滨市道外区教育园社区的残疾人专职委员,也是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获得者。2006年以来,作为退役残疾人运动员的他,先后创办了洪润浩志愿者服务队和社区农民工子女业余学校,帮助了370多名贫困孩子,累计补课时间长达3万小时,先后有22名贫困学生考入省、市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
“希望十八大以后基层党组织在党建方面尝试更多的创新,激发基层党员的活力。”洪润浩说,我们夯实党的基础,不仅要在党员数量上有优势,更要在质量上有保证。
在党员培养、选拔过程中,党组织应听取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尤其在吸收青年党员时要把好“闸门”,真正擦亮党员的品牌效应。要让“有事找党员”成为群众的习惯,防止少数“休眠党员”、“突击党员”、“8小时党员”以及“投机党员”等现象损害党组织和党员的威信。
成立于2009年的潭门南海渔业党支部,是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唯一的非公经济党支部,目前有渔民党员29名。这个党支部创立了“五船一党小组”的模式,在出海的渔船中,指定每五艘渔船为一个党小组,由3到5名党员组成,每名党员负责1到2艘渔船和渔民的海上活动。
今年28岁的渔民党员符永健,是潭门镇海上民兵连的骨干。谈到即将召开的十八大,符永健非常兴奋。他说,潭门渔民与南海关系紧密,有一个坚定的党组织尤为重要。“希望上级进一步加强海上党组织的管理,把‘五船一党小组’的模式推广、完善,让更多的渔船在海上作业时能够时刻想到党组织,有困难时随时可以找到党组织,在祖国南海疆域发挥党员的先进性。”
黑龙江省尖山农场被誉为“旱作农业的排头兵”。现年35岁的共产党员、场长冯占山坚持在创业中富民、在创新中强场、在创优中跨越,组织创建了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最大的农业科技园区和农用飞机航化站。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他建议,基层党组织一方面要谋划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更要专心于党组织建设,可采取设立专项党建基金等做法,广泛延伸社区、街道党组织的触角,第一时间汇聚民情民意,通过党内民主强化基层堡垒战斗力,及时化解基层矛盾和问题。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关注民生
今年25岁的陶文生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百省乡那布村,一个名副其实的边境一线村屯。作为村里的团支部书记和一名年轻党员,陶文生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边境的老百姓生活仍然艰苦,期盼国家能进一步加大兴边富民力度,给予边疆地区更多政策优惠,加大产业帮扶力度,改善道路等基础设施,‘输血’的同时更加注重‘造血’。”
200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黑龙江大庆油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电焊工王召军说,十八大以后,希望党组织更多地关注就业、医疗、住房以及社会养老等问题。这些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民生细节,也影响着群众对党的政策的支持和参与。
31岁的共产党员黄秀明是广西隆安县民间公益组织“璐曦爱心之家”的负责人,她放弃了大城市条件优越的工作,在大山中坚持自己的爱心扶贫济困之路长达9年。“今年,我发起成立的这个公益组织终于注册成功了!如今,党和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开放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社会组织‘润滑剂’的作用可以极大地融洽党群关系。”黄秀明告诉半月谈记者,她期盼基层党组织能凝聚更多的公益人才,并通过创新活动鼓励青年党员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帮扶初创期的民间公益组织。
曾经和妈妈靠每月150元的低保金生活过的洪润浩,深知在群众困难时党组织伸出援手的温暖。“每一件细节小事都反映着党群关系的微妙变化。”洪润浩说,在他创办的志愿者服务队中活跃着很多党员的身影,他们为农民工子女补课、服务的每一个言行细节,都在唤起群众对党的信仰和支持。“有的时候党群关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扶救助,更是每一个党员那一份份真诚的心。”
为青年党员提供更大成长空间
广西南宁铁路局柳州电务段融安信号车间技术员潘承清是一位侗族党员。作为一个技术尖子,他表示,随着铁路朝着高科技、高速度方向发展,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行车安全保障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期盼我们的党组织为年轻党员提供更多学习和培训机会,以更好适应时代需求,为千里铁道线的安全畅通发挥先锋示范作用。”潘承清说。
2005年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王云鹏,是海南中部山区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的一员。“除了进行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是改变保护区老百姓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保护好鹦哥岭珍稀的热带雨林资源。”王云鹏说,因为环境偏僻、交通不便,保护区内的百姓缺乏农业生产和环保生活的技术,于是他和他的团队就送技术到基层,帮村民建起环保旱厕,培训林下套种技术,推广了软床猪圈、水稻覆膜等生产方式。
王云鹏表示,鹦哥岭青年团队的成绩之所以受到各界的认可,与党组织对年轻党员的培养密不可分。他说:“希望今后能有更多青年党员加入到基层工作中来,甘于吃苦、甘于奉献,也希望党组织给这些党员多些关怀和帮助,让他们在广阔的基层舞台施展拳脚,有所作为。”(《半月谈内部版》2012年第11期,记者 邹大鹏 覃星星 夏冠男 王自宸)
扩展阅读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迎向未来
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作为一届继往开来的大会,党的十八大所承载的,不仅有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对改革发展的热切期待,也有世界各国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密切关注。迎来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国共产党,将如何带领中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继续取得科学发展的新成就?
显然,回答这样的命题并不容易,但确定无疑的是,中国共产党将带领全国人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迎向未来。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迎向未来,是全党8000多万党员对于党的建设的共同愿望。建党90多年来,特别是执政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创造了举世公认的辉煌业绩。
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党的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各个方面都面临严峻挑战,加强党的建设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唯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工作方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征途中攻坚克难,与时俱进。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迎向未来,是全国各族人民对于党领导中国科学发展的殷切期待。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人民群众对于科学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项改革步入深水区,社会矛盾不断凸显。
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唯有秉承改革创新的精神,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保障民生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科学发展。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迎向未来,也是世界对于中国发展的关注焦点。当前,世界经济艰难求索,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国经济被寄予厚望。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如能顺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将造福中国人民,也将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福祉。
面对时代提出的这一严肃命题,我们唯有大力发扬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才能实现人们所期待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半月谈内部版》2012年第11期,文 王新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