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草根”代表群体:发基层声音呼唤惠民政策
“草根”代表带来“草根”心声
即将出席党的十八大的2270名党代表中,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692名,占30.5%,比十七大时提高2.1个百分点。他们中间,有带领村民致富的村支书,有服务社区百姓的志愿者,有生产线上辛勤劳作的技术工人,有课堂上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
他们生动多彩的故事,是8200多万党员的写照;他们朴实无华的语言,传递着亿万群众的期盼。十八大召开在即,新华社记者走近这一群体,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聆听到来自基层的“草根”心声。
农民党代表宋金锋:希望有更多的惠民政策
“这几年新农村建设,留义村基础条件好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西省孝义市留义村党总支书记宋金锋代表告诉记者。
十多年前,宋金锋是一个农民个体户;如今,他是一名优秀村支书。2000年3月以来,他带领群众办“三产”、兴教育,把一个“上访村”变成了省级文明和谐村。宜居社区、股份制医院、酒店、钢材市场、汽车销售维修中心、家具市场、学校、养老院……留义村早已今非昔比。
“十六大以来的惠民政策很多,我们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宋金锋说,“村里的老百姓都希望十八大报告里有更多的惠民政策,进一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当然,改善生活,主要还要靠自己的努力。”这位任职已有13年的村支书,开始谋划新的蓝图:建设文化设施,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增加植树造林,提升宜居指数……
工人党代表周建民:进京前向近百名工友征求意见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淮海工业集团量具钳工周建民代表,虽是一名普通的车间工人,却是拥有自己工作室的国家级技能大师。他的创新成果有1000多项,累计为企业创造价值3000多万元。
“近年来,国家对技能人才的关注力度在加大,待遇也有了提高。过去国务院特殊津贴只给技术人员,现在向技能人员倾斜。当我拿到“中华技能大奖”那块沉甸甸的奖牌时,更深深体会到党和国家对技能人员的重视。”周建民说。
来京参会之前,周建民专门做了大量调研,征求了近百名工友的意见,大家普遍关心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技能人才的发展。
“现在生产一线工人年龄偏大,人才青黄不接,某种程度上存在断档问题。我思考最多的,就是怎么样把30多年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传承下去。”周建民说。
教师党代表周标亮:四个“希望”表达期盼之情
这次来京,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希望小学校长周标亮特意带上了几张自己任教的学校照片。照片上,孩子们背起爱心人士捐赠的书包,在平坦的操场上快乐玩耍。
“全国的希望小学有很多,通过这次大会,如果能让大家了解到我们的发展,大家就会更有信心。”位于广西西部山区的平果县,遍地山石,比较贫穷。1992年,在“一名老共产党员”匿名捐赠帮助下,濒临辍学的周标亮完成学业。多年后,她才知道这位捐赠人是邓小平。
特殊的经历使周标亮对希望小学有特殊的感情。2000年毕业后,她放弃城市生活,毅然回到母校,执起教鞭。为了孩子们,她一次次到社会上募款,很多人都称她“化缘校长”。如今,希望小学建起了围墙,接上了自来水,有了篮球架等设施。
周标亮说,近年来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贫困学生不再辍学,教师培训也有了很大改善,但学校经费依然有限。
“希望国家能有进一步的改革,希望国家多关注我们农村教育,希望国家多关注我们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培训。”周标亮说一连用“三个希望”来表达自己的期盼。
这两年,学校的老师用上了互联网,但网络时好时坏。“希望有人能为学校捐赠多媒体设备,让孩子们也真实感受到时代进步。”
社区党代表赵广军:让穷人看得起病
“党离不开群众,群众也离不开党。作为一名党员,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这是职责,也是幸福。”来自广东的十八大代表赵广军说。
赵广军是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14年来,他从事志愿服务近5万小时,帮助帮教1200多名走上歧途的青少年,并长期照料60多名孤寡老人。由他创办的“生命热线”,挽回了无数轻生者的生命。
从最开始的“单兵作战”,到如今的“生命热线工作室”,在这位全国道德模范的引领下,学生、医生、公务员等150多人加入到赵广军的志愿服务队伍。
“我在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了解群众的心声。”赵广军说,在接听“生命热线”时,他不仅会耐心劝说、化解矛盾,同时会把一些反映集中的社会问题记录下来。
这次党代会,赵广军高度关注民生:“我将呼吁深化医疗改革,让穷人看得起病。我也希望在食品卫生监督方面能有更严格的管理体制。”
社保系统党代表谭金凤:希望在就业方面出台更好的政策
“现在经济有些下行的苗头,就业这一块出现趋紧现象,我们工作压力很大,希望党和政府在就业方面出台更好的政策。”十八大代表、上海宝山区月浦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所长谭金凤见到记者开门见山。
从当上十八大代表的那一刻——今年5月起,谭金凤就开始广泛收集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我们平时主要是为社区群众提供就业保障服务,和群众联系非常紧密。为了解更多的民情民意,我到居委会和小卖部、小餐厅、服装店等很多中小企业进行调研,大部分企业都反映就业问题。”
她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她同时呼吁,国家应加大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建设和支持力度,在经费保障和人员编制上给予倾斜。(记者李斌、吴晶、顾瑞珍、熊争艳、周英峰、傅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