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析多国发展理念:普遍认同发展应以人为中心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1月10日 17:21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从国外主流政党发展观看世界大势

  随着20多年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抓住机遇、快速崛起,走出了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新路径。世界主流政党重新审视发展问题,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的较量日趋明显。

  近些年来,全球各种发展理论兴起,并为多国主流政党采纳、吸收,形成特色鲜明又颇具共识性的关于发展的观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家又反思和调整发展战略,反映出主流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在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压力下,发展理念上出现一些微妙变化。

  “经济发展优先”主导多国发展理念

  国外主流政党普遍认同“经济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增长”的观点,同时,大多强调经济发展是实现一切发展的前提。

  一般而言,发达国家政党更注重保持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和优势,保持强大国力,因此也更强调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本世纪初以来,面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的有力追赶,为谋取超额利润、抢占高端服务业发展先机和经济增长制高点,西方主流政党大多支持发展虚拟经济,追捧金融产业创新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向海外转移传统制造业。新兴国家政党则关注经济总量和国家实力的快速增长,推动国家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分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还有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政党大力消贫减贫,力图带领国家走出生存危机、摆脱贫困状态、走上工业化道路。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摆脱低迷、复苏经济、保持增长成为主流政党特别是执政党的当务之急。面对经济增长下滑、社会矛盾突出、发展困境凸显的严峻形势,发达国家主流政党在经济发展问题上更强调增长和领先,并加紧战略调整。

  美国民主党政府把确保经济繁荣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奥巴马强调美国绝不接受在经济领域做“世界第二”。美国民主党、法国人民运动联盟、西班牙工社党等高调倡导“再工业化”和平衡产业布局,强调“再工业化”不是简单地向传统产业回归,而是致力于产业结构优化,强化本国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数字科技、创意产业、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优势地位,以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为依托,培育新增长点。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面对国际市场萎缩、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等新形势,采取的共通办法是做强优势产业,夯实发展基础,巩固发展成果。巴西劳工党、墨西哥国家行动党政府开展传统能源开发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拟在5~10年内斥巨资兴建炼油厂、铺设油气管线,努力把能源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增长优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印度的服务外包业因欧美订单大幅减少而遭受冲击,国大党政府支持和加快钢铁、汽车、电子硬件、纺织等制造业发展,加大对农业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推动道路、港口、核心城市的卫星城建设,努力使经济重新回到高增长轨道上来。

  “绿色”、“科技”,着眼未来的两大抓手

  随着“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论”、“循环经济论”、“可持续发展论”等广泛传播,各国主流政党基本接受并认同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问题同等重要,是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发达国家基于先发优势、着眼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更强调“代际平等”、“共同责任”,一方面,把保护生态环境置于经济社会发展之首,突出后代人与当代人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以不损害下一代人并满足其需要为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罔顾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资源和能源的事实,把环境问题夸大为国际社会面临的“最严重、最紧迫、最需要领导人发挥作用”的挑战,强调个人、团体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应承担共同的责任。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在调整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无一不把培育绿色产业作为新增长点,着眼下一轮经济扩张,蓄势待发,抢抓机遇。

  美国民主党政府提出将在10年内斥资1500亿美元用于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确立在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和生产优势。2009年,德国联盟党政府公布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文件,计划到2020年投入到低碳经济领域的基础建设资金至少增加4000亿欧元。日本民主党政府也计划在5年内将国内环境产业规模扩大至100万亿日元。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普遍强调,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公平发展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保护环境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并最终打破贫困加剧与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主张在环境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坚决反对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规定硬性减排指标。

  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能够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乃至发展权之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也加大了对绿色、环保产业的投入。国际金融危机后,巴西劳工党政府计划在10年内投资280亿美元发展生物柴油和甘蔗乙醇,并建设40座核电站,支持风能开发等。

  据报道,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在建和将投入建设的太阳能、核能等新型能源发电项目多达100多项,投资金额高达1600亿美元。

【编辑:张志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