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经济日” 重量级人物接连亮相新闻中心
11月1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场记者招待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张平介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新社发 杜洋 摄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 张朔 郭金超 周锐 张子扬)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0日进入第三天,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以及一些经济界精英接连在新闻中心亮相,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令这一天成为十八大的“经济日”。
按照大会日程安排,各代表团今起开始闭门讨论有关会议议程。尽管代表团要“闭门谢客”,但梅地亚的新闻之门却敞开着——接下来几天时间,十八大新闻中心每天都要举行多场记者招待会、集体采访以及网络访谈。
10日上午,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率先拉开了“经济日”的序幕。
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陈德铭对外界关注的“中国投资环境是否在恶化”、“中日经贸关系缘何受损”以及中国下一步将如何拉动内需、如何改善投资环境等热点问题,坦率作出回应。
如谈到投资环境,陈德铭说,“我确实听过个别西方媒体‘中国的外商投资环境大不如前、外资频频退出’的说法,请在座的记者们不要相信这些话。”
他列举数字指出,2012年上半年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地是在中国,上半年国际资本直接投到中国的金额为570亿美元,超过所有的国家,成为全球第一。
“如果个别人的结论是正确的,那全世界的投资者就‘傻帽了’”,陈德铭笑着说。
在陈德铭接受媒体集体采访之后,中国经济宏观调控部门的掌门人、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也来到梅地亚,就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记者会现场座无虚席。
约100分钟时间里,张平回答了境内外8家媒体记者的提问。这位善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官员表示,“从8月份以后,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已经得到有效遏制,我这里可以报几个数字给我们的朋友听一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继续得到提高。居民的收入,我这里有两个数据。”“近年来我们加快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幅度增加了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我这里也有一个数字。”记者会上,这样的话语频频出现。
而当一位澳大利亚记者执着地用不太流利的中文提问后,张平还不忘鼓励她:“你的中文说得很好,我都完全听明白了。”引来现场一片笑声。
新闻中心当天还安排多场集体采访,议题多涉及经济领域。来自辽宁、宁夏、黑龙江等地的官员代表将就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接受记者采访。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林和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稳根等经济领域代表也将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