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堂:到2020年实现收入翻番有物质基础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一系列经济数据中,GDP总是处在最重要的位置。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工资的涨幅才是最关心的问题。纵观长达60多页的《十八大报告》,唯一的量化指标就是“从2010年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这一指标被国人称为“中国版的收入倍增计划”,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非常鼓舞人心。
现在到2020年只有八年时间,老百姓的收入真的能在短时期内达到这一目标吗?十八大代表、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接受了中国之声独家专访,详解居民收入增长前景。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新月异,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但似乎总是跑不赢GDP的增速。在《十八大报告》中,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成为报告中唯一的量化指标,十八大代表、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由衷感叹。
马建堂:唯一的就一定是最重要的,它体现了中央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发展改革成果的治国理念。这个目标的提出也有利于在做大蛋糕的同时逐步的缩小收入差距。
简单算一笔账,要想实现收入十年翻番的目标,每年平均增速要达到7.2%或7.3%。那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实现收入倍增的目标真的有可能吗?马建堂用一组数据来证明,实现这个目标不仅是有基础的,而且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首先,这两年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已经为实现十年收入倍增计划开了一个好头。
马建堂:今年我估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会在8%以上,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可能会在10%以上。
不仅如此,从过去若干年经验来说,这条路也是行得通的。
马建堂:改革开放以来,从1979年到2011年这32年的时间,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增长7.4%,也超过了十年收入翻番所需要的7.2%-7.3%的速度。
统计显示,近几年城镇居民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马建堂解释说,未来十年左右,中国经济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对劳动力的需求仍然会比较强劲,但劳动力总量估计没有那么尽如人意,这样就出现了由劳动力主导的"卖方市场",也正是由于劳动力供求结构发生变化,使得劳动报酬、打工者收入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会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速。
马建堂: “十一五”期间和近两年,我们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只有千分之五左右,相应16-60岁劳动力供应总量,或者说潜在劳动力的供应总量,在“十二五”期间要达到峰值。
按照《十八大报告》精神,到2020年之前。各级政府改进民生、提高人民收入的努力和政策措施会进一步加大力度。所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年或将增长7%左右甚至更多一点。那么,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动力又源自何方?马建堂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农民工工资提高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
马建堂:劳动力供求格局发生很大变化以后,农产品价格,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价格上涨,恐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的东西,从现在开始起到2020年,这个趋势恐怕总体上也还是存在的。所以农民的经营收入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应该能够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
在马建堂看来,缩小收入差距也是保障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马建堂:只有进一步理顺我们收入分配的关系,整顿治理好收入分配的秩序,才能发挥好分配对收入的反作用。把收入分配搞好,也有利于把生产搞好。所以,我们既要重视收入总量的增长,也要更加关注公平,更加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把收入分配差距尽可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适当的水平上。(记者张棉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