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东盟峰会不能因焦躁而偏主题
经济一体化原本是东盟系列峰会的本意,在2015年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是东盟国家最根本的目标之一。在外部势力和区域分歧的推动下,这个主题发出了危险的偏离:“经济”和“政治”正在进行着显性、隐性的互替。
“日本祥林嫂”首相野田佳彦19日在东亚系列峰会上,再次提及领土问题,并号召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有争议的国家团结起来,诉诸“国际法”。
东盟峰会让患上流感的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恢复了活力,“精力充沛”地出现在金边,兜售自己提出的“在西菲律宾海(中国南海)维护本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六项原则”。为了掩饰自己的信心不足,秘书代为传话:总统来到金边有10次机会表达意志和意图。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东南亚之行被众多媒体解读为亚洲成为美国外交的轴心。这一点都不奇怪,延续上个任期的政策是每个政治家的选择。不过参照奥巴马首任出访的经验得出的结论未必令人满意:奥巴马上个任期首访的是埃及,向整个伊斯兰世界表达了善意,只不过伊斯兰世界狂热的反美浪潮让奥巴马的“诺贝尔和平奖”颜色尽失。
美日菲领导人的举动反映了围绕中国政治经济实力巨增后的焦躁情绪:东亚地区用既爱又惧的矛盾心态看待有着“非对称”实力的中国。美日试图利用东亚地区这种心理,用政治议题偷换经济议题,绑架东盟让其甘当冲锋陷阵的“马前卒”,牵制中国崛起。
各种有关中国的声音喧宾夺主,淹没了真正的主题:经济。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减弱、国际和地区局势错综复杂,东盟系列峰会参与国应该做的,是携手应对金融危机,而非其他。
东盟各国不应该把中国视为假想敌。因为没有敌人会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冒着自己经济下滑的风险保持本币不贬值。相比某些国家只顾自己贬值,不管他人死活的做派,孰优孰劣,显而易见。
已有共识表明,未来数十年,东盟成员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将改变全球经济的格局。
自2009年起,中国就成为了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消息也显示,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依赖正日益加深。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截至2012年9月底,双方贸易额已达2888.9亿美元。
奥巴马不顾国内“财政悬崖”而千里迢迢赴会的努力,只能加深美国重返亚洲的印象,但改变不了东南亚经济已同中国形成紧密利益关系的现实。
亚洲世纪的到来并不排斥美国的参与。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美国仍是亚洲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亚洲欢迎美国通过正常的经济贸易活动加强与亚洲国家的联系。但如果想拉拢“伙伴”,孤立中国,暗下绊索,一定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至于南海主权争议和其他岛屿之争,中国已经向世界表明了最大的诚意,同时中国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寸土不让”。某些国家与其充当别人遏制中国的“马前先锋”,不如重整自己国内糟糕的经济,解决真正值得焦躁的问题。(杨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