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改革势在必行
——俞可平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
12月4日,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来渝做了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报告,对党的十八大精神做了深入解读。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政治发展成就显著
俞可平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全世界都惊讶于中国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很多人容易忽略中国在政治发展领域取得的成就。实际上,中国社会的变迁过程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在内的社会整体进步过程。中国的政治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当作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把人民民主当作社会主义的生命。这次十八大又特别强调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这表明我们党对民主和法治的极端重要性有着坚定而清醒的认识。
三十多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基本框架和基本制度,带来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在民主法治的一些重大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例如民主选举,以下三个趋势日益明显,即从间接选举到更多的直接选举;从唯一的候选人到竞争性的选举;从举手表决到无记名投票。在民主决策方面,从个人专断到集体决定;从暗箱操作到决策公开;从领导独断到公民参与;从随意决策到政策制定的日益制度化。此外,在民主监督、公民参与、依法治国、政务公开、公共服务等领域,仔细观察都会发现,我们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三十多年来,中国政治发展显露出非常明显的七条线路图。”俞可平说,中国经历了从一元治理到多元治理;集权到分权;人治到法治;管制政府到服务政府;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基层民主到高层民主;更少竞争到更多竞争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将是在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
存在的问题唯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
尽管我国的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俞可平认为改革仍旧是势在必行。
“过去我们长期推行计划经济,现在我们正在大力推进市场经济。经济基础的这个巨大转变,要求我们对政治体制进行深刻变革,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政治体制。”俞可平表示,根据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变化了,那么与之相对应的上层建筑也必须与之相对应。
除了客观环境变化外,公民日益增长的政治需求、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全球化的深刻影响,都要求国家越来越民主,因此政治体制改革只能向前推进。
“谈改革,我们就不能回避存在的问题。”俞可平表示,目前收入差距扩大和社会不公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以至政府的公信力明显弱化。选举、决策、监督、制约、参与等重要的民主机制还不够健全,法治建设仍落后于现代化的要求,公民社会刚刚形成还不够成熟,公民有序参与的渠道还不够通畅,在推进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方面突破性举措不多,其实际效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同时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还缺乏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和整体而长远的战略规划。
在俞可平看来,业已存在的问题确实相当严重,但我们仍应有充分的信心去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能够按照十八大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更加注重民主法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原则,我们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坚持根本目标稳妥推进改革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根本目标。”俞可平表示,这一根本目标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十八大特别强调的第一个“必须”,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十八大核心的价值里面有六个是核心的政治价值。这些核心价值就是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对根本目标的进一步深化,进一步具体化。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政治发展的理想状态。高度的民主和高度的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这是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现实途径。
俞可平最后说,政治的进步是最深刻的社会进步,它用制度的形式将人类取得的文明成果固定下来,从制度上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高度的民主和法治,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屏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记者 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