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慈会裸晒账本难挽回公众信任 小数点说被指荒谬
题:“小数点”说荒谬可笑 儿慈会“裸晒账本”亦难挽回公众信任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近日被指年报中40余亿元资金不翼而飞,再度让公益机构陷入信任危机。尽管中华儿慈会公开道歉并回应称,年报上刊出的是错误数字系“小数点点错”,但这个有些让人发笑的解释更显荒谬,公众对这个机构的疑虑也随之加深。
40亿元“蒸发”竟因“点错小数点”
近日,有微博网友爆料称,2011年度,中华儿慈会约48亿元现金“神秘消失”,金额远超主业捐款收支。记者在年报中看到,2011年该基金会接受捐赠现金约8250万元,“收到的其他与业务活动有关的现金”47.66亿元,年内累计支付48.41亿元。
在年受捐现金不及1亿元的背景下,近48亿元资金的来源及去向引发公众关注。12月10日,中华儿慈会在官网发布致歉声明,称财务人员将银行短期理财累计发生额4.75亿元误写为47.5亿元,使年报中的现金收付额错误。声明表示,这是基金会工作人员和领导审核严重失误,基金会绝无洗钱行为。
12月11日,中华儿慈会再度公布《其他货币资金明细账》,披露与“4.75亿元理财发生额”相关的资金往来,并表示欢迎网友查对。
“郭美美事件”后,公益信任事件仍在发生。今年7月,因医院资质及捐款受到质疑,曾获“中华慈善奖”的天使妈妈基金在微博“裸晒”账本,逐张公布山东少年杜传旺的就医报告单,以自证清白。因支教老师微博爆料学生营养餐供应“偷工减料”,湖南省凤凰县启动问责程序,5名责任人被免职。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邓国胜认为,财报“点错小数点”,可见基金会在公众信息披露方面有多么不严肃,公益机构、审计公司均对此负有责任。该事件折射出我国公益机构亟需进一步完善规范。
“裸晒”账本不能是被动之举
据民政部下属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数据,2011年全国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款物捐赠约845亿元。其中红十字会系统接收捐赠约28.67亿元,同比减少59.39%。专家认为,现有公益披露力度还难以满足公众的要求,“裸晒”账本仍常是事发后的被动之举,“阳光公益”仍需进一步细化规范。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认为,公益组织、公益项目频陷质疑,反映慈善领域的信息披露依然不足。一些基金会习惯于“关门运作”,既有官方背景又介入市场,事发后的被动披露多于主动公开。信息披露、财务制度多按照不成文的约定实施,“小数点点错”意味着内部会计控制失职。
基金会中心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我国基金会总数已超过2900家,但有机构网站的基金会还不到800家。已披露的信息也往往以专业财报为主。以中华儿慈会等机构的年报为例,其财务数据部分包含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业务活动表“三表”,缺少便于理解专业信息的通俗“翻译”。
《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规定,信息公布义务人应当保证捐赠人和社会公众能够快捷、方便地查阅或者复制公布的信息资料。专家表示,尽管相关规定确立了披露原则,具体标准及问责形式仍待完善。
邓国胜认为,信息披露的标准有待细化。国内外基金会均会做必要的资产保值投资,但应规避关联交易、熟人生意,而我国现有规定只是笼统要求理事会通过。相对于面向社会大众的财务披露,对捐款人的信息公开也应当强化,捐款人可以有查阅账目等更大权利,如捐赠数额较大,捐款人应能实地查验项目。
主动的信息披露应成为制度
近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基金会财务报表审计指引》,这一审计新规定将于2013年起施行。专家认为,信息披露的目的是提高公益项目绩效。慈善领域应完善规范及标准,提升资金效率和自身形象。
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认为,“裸晒”是慈善组织应对公信力危机的努力,慈善组织应借助透明度提升公众信任度。对于公众公开信息项目的请求,慈善组织一般不得以各种借口拒绝。公众也应了解信息公开程序,保护志愿者、捐款人和受助人的隐私。
据介绍,国外的一些慈善组织约定,捐款人可邮寄获取独立项目季报,作为是否追加捐款的依据。香港乐施会则在自行发布的年报外,单独提供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撰写的财报。与成熟的公益机构相比,我国慈善项目的预决算和薪酬披露机制仍待建立。
邓国胜表示,公益机构只有不断完善透明度建设,才能消除捐款人的疑虑。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可建立统一的线上披露平台,帮助小型公益项目节约成本。
近日,中国红十字会成立社会监督委员会,白岩松等16名社会人士被聘为委员。文军认为,主动的信息披露不仅是形象建设,更要靠制度保障。基金会有责任监督、协助项目团队执行披露。对于体量大、项目多的基金会,管理者应更注重财务、审计及风险控制。(杜放 姚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