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反腐蓝皮书:民众忧“一把手”监督难
中新网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 马学玲)今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部反腐倡廉蓝皮书——《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2》在北京发布。蓝皮书称,不少干部群众对“一把手”监督难、个人凌驾于法律之上、领导干部与不法企业主之间的巨额利益输送问题感到忧虑,需尽快从体制机制上加以有效规制。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开展了“反腐倡廉建设成效社会评价”城乡居民入户问卷调查和对专业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机关干部等专门人群的问卷调查。两类问卷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以期获得对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客观的社会评价。
通过此次调查,蓝皮书总结了一年来社会上普遍关注或呈现的与反腐败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具体如下:
——社会热烈回应十八大“反腐宣示”
十八大关于“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鲜明提法在社会上引起热议。
许多有识之士为落实十八大反腐决策建言献策,主张通过促进党内民主、推动法治进程、加强官员问责、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领导干部财产公开等方式,有效遏制腐败突出问题;应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引导群众理性、有序参与和运用网络监督;要防止腐败从公共权力机构向社会领域扩散,防止潜规则成为一些干部的为官文化和社会“见怪不怪”的不良风气;反腐倡廉建设不仅要强化党和政府的监管,还须更加依靠人民群众,因为反腐败是全社会的事业,民众是惩治腐败的基础力量。
——社会对中央政治局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反响强烈
十八大刚过不久,中央政治局就迅速作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网民一片喝彩。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为端正党风政风率先垂范,践行“实干兴邦”的理念;“八项规定”是中央领导人向公众作出的庄严承诺,也为全党改进作风树立了标准,深得民心。
——出现治理腐败“或缓或急”两种声音
一些媒体相继发出治理腐败“宜缓不宜急”和“宜速不宜迟”两种论点:前者认为,腐败高发是与各国工业化伴生的共性问题,其解决有待社会全面进步和公民素质提升,全社会应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后者主张,防治腐败的根本之策是当机立断,通过强力推进改革、加快发展民主来遏制腐败,不能贻误时机。
蓝皮书称,从社会舆论看,尽管人们对腐败的严重程度和治理路径评价不一,但对腐败蔓延的危害性、腐败多发的可感性、腐败治理的重要性并无实质分歧。
——大要案频出引发对“一把手”权力过大的热议
薄熙来、王立军、刘志军、黄胜等高级干部因收受巨额贿赂被移送司法;原中国农业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杨琨、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陶礼明等金融机构重要负责人因贪腐落马,备受社会关注。这些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有长期担任“一把手”的履历,且主要腐败问题也是在任“一把手”期间发生,引起舆论热议。
蓝皮书称,不少干部群众对“一把手”监督难、个人凌驾于法律之上、领导干部与不法企业主之间的巨额利益输送问题感到忧虑。许多人表示,“一把手”权力“过载”,既决策又执行,自由裁量权过大,其中一些人不受约束、不按规矩和程序办事,恣意妄为,难以避免腐败风险,需尽快从体制机制上加以有效规制。
——利益关联度增大了对腐败的容忍度
公众对郭美美风波、足坛打黑风暴和校车事故等社会热点事件口诛笔伐,对其背后所暴露出的诚信缺失、行业腐败和不良风气极度愤慨,表现出强烈的“零容忍”态度。
此次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人们在求职找工作、子女教育和看病就医时请托率较高且办成率也较高。在关涉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人们又对消极腐败现象表现出一定的“容忍度”和“参与度”,这也会助长贪腐之风。
——社会民生问题加剧了腐败泛化心理
近年来,媒体频频曝光的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胶囊等社会不诚信问题,与腐败泛化心理叠加。
问卷调查显示,物价上涨、看病难和看病贵、收入差距过大被列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前3位,不少人认为“社会不公是更大的腐败”。
调研中还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在民生问题上不作为或慢作为,也被群众认为是腐败从中作祟。
——网络既成为反腐新平台也出现非理性表达
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纷纷开通官方或个人博客回应群众关切,效果良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重视网络舆情,推动案件查办,保护群众参与反腐败的积极性。
不少网民在互联网发布“表叔”、“房叔”等官员贪腐信息或证据,使一些腐败分子被曝光查办。但碎片化、表象化甚至情绪化的网络信息也容易引发社会舆情的非理性振荡,越来越多的人呼吁规范“网络反腐”,建立健康的网络举报、网络维权、网络监督秩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