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方日报:为什么网民反对“突击花钱正常论”

2012年12月26日 13:5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到了年末,往往是某些政府部门突击花钱的时节。与往年一样,舆论对这个现象的批评呈“一边倒”。像《人民日报》便呼吁“下决心刹住年底‘突击花钱’坏风气”。但是,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应该把“年底突击花钱”和“违规花钱”区分开。违规花钱固然不对,但突击花钱,或者说,“预算支出不平衡现象”,是由于一些项目预算支出不均衡而导致的,并不是我国独有,日本在预算年度最后一个月的支出占的比例也最高。

  白景明的观点成为了网民热议的话题,不过,似乎得不到什么认同。有人甚至认为他是为政府部门“辩护”,有网友挖苦道:“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就国际接轨,凡是对群众有利的就中国国情。”

  细心阅读之下,白所长的观点和网民的观点并不存在对立之处。他是针对年末财政支出较平时高的现象作出评价,并没有否认政府部门存在违规支出的事实。不过,报道里的一句话“在白景明看来,突击花钱并不代表违规”可能误导了相当多的读者。而最具误导性的是“突击”二字,暗示了政府部门作为财政支出的主体,在预算计划外,随意地、迫切地花掉手中不该花、花不完的钱。显然,这和白所长想说的“年末财政支出升高”现象并不具有相同的内涵。

  从表面上看,这是由于概念运用不准确而导致的误会,但深入思考,这场误会却展现了网民对国家财政的负面印象,到了一定的敏感而刻板的地步。“年末”、“突击”这些词语,加上平日对“三公”消费、豪华办公、贪污腐败等现象的感知,刺激了人们对政府部门浪费公帑的想象:花钱,一定是官僚们为了追逐个人和部门利益而花,而不是为了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而花。更糟的是,日本的例子一出来,网民还认为,政府官员总是用“国际接轨”和“中国国情”灵活地为自己的做法辩解。由此看来,即使那篇报道表述得更清晰一点,白所长恐怕也难逃千夫所指之命运。

  不可否认的是,网民的担忧和愤怒存在一定的客观事实基础。作为纳税人,大家自然想知道“我们的钱是如何被花的”。在我国财政预算透明度还不足的情况下,人们的怀疑和不安是合理的,况且的确有部分政府部门把钱用在自己吃喝玩乐上面。即使只是少数官员有这样的不良行为,但政府形象的损坏,进一步造成人们的不安,不安又造成对违规行为的夸大……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如果不被制止,甚至可能动摇民众对政权的支持。对症下药的方法就是,加大财政预算的公开,将民众纳入财政预算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来。以日本为例,他们的政府部门把预算案、决算案放到官方网站上供网民下载浏览,在书店里也可以买得到;预算的编制、审查、监察和财政运行的状况都在公开之列,政府每一笔资金的来源和用途都能查到;如果人们对政府预算执行感到不满意,或是怀疑地方首长、公务员挪用公款,还可以提出“居民诉讼”,向监查委员提出监查请求。

  突击违规花钱是财政预算制度下的痼疾,但它的实际影响却超出了这个范围,关系到公众对政府的支持和信任。因此,建立并完善现代化的财政预算决算制度,不只是经济体制范畴内的效率问题,也是民众的政治参与问题。网民的误解是一个信号,提醒改革方案的制定者要见微知著,进行制度建设之时要有全局意识,不能一条腿走路。(邵 立)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