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两农民变卖捐赠物资调查:一当事人承认
最近,甘肃省会宁县农民低价变卖爱心包裹一事引起网络热议。据媒体报道,会宁农民杨永华和张进勤两人,数年前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后,收到全国各地捐助的衣服包裹,后来竟以低价变卖。许多网民认为,两人的行为是“发不义之财”、“亵渎爱心”。
中国网事记者在会宁采访发现,网上个人求助信息越来越多,但对“个人求助”行为,如何辨别求助人信息真假、如何监管捐助物资使用等问题,目前缺乏明确规定,亟待破解。
(核心网事)
网帖爆料牵出“会宁两农民变卖网友捐赠物资”事件
近日,一则名为《爱心人士,你的爱心捐到哪里去了!》的帖子现身网络。发帖人称,他在会宁县太平店邮政支局门口看到有人在街道卖邮政包裹,据他了解,这些包裹是全国各地捐赠给会宁贫困地区的物资,没想到被邮局工作人员变卖。
这个帖子迅速引起围观,网友纷纷指责邮局亵渎爱心,不过帖子很快被删。随后媒体跟进调查发现,变卖捐助物资的行为确实存在,但并非邮政工作人员变卖,而是当地两名受捐助的农民杨永华和张进勤。数年前,他们两人在网上发帖求助,收到大量衣服包裹。后来,许多包裹被两人以低价卖出。
变卖爱心包裹的行为,引来网络指责声一片。各大网站转载时多以“会宁两农民变卖网友捐赠物资”为题,认为杨永华和张进勤是“发不义之财”、“亵渎爱心”。网络评论员毛承之就此评论说,把长年大量的捐赠物品变卖,是一份份爱心被践踏,是见利忘义的行为。
其实,网上有关两人求助的帖子出现已久。2007年12月,名为“密境法界”的新浪博客转发的《捐旧衣服的地点》的帖子列举了包括杨永华、张进勤在内的许多求助信息,其中杨永华提出需要“不限大人小孩,衣服、床单、被套之类,贫困村民能用的一切衣服物品”。此外,该帖还有西藏、四川、广西、云南、青海等地的十几条求助信息。
也有网民很早就指出,杨永华已不符合救助条件。百度“旧衣”贴吧中,一网民发表于2009年2月9日的帖子说,他经实地探访发现,各地寄给杨永华的衣物很多,“请大家不要再寄东西给杨永华了。”
然而,杨永华、张进勤等人的求助信息,一直在论坛、贴吧和微博中被转载、转发。今年1月7日,还有网友在新浪微博中转发了杨永华的求助信息。
(记者调查)
会宁公安部门介入调查 一当事人承认变卖包裹
1月10日,中国网事记者来到会宁县邮政局太平店邮政支局,支局长冯建笃拿出一大叠最近6天全国各地寄给杨永华的包裹单,记者细数一下,这些未提取的包裹单共有71个,来自新疆、广东、浙江、吉林、辽宁、天津等地。
“2009年,我们支局开始收到寄给杨永华的包裹,2010年以来,平均每天能收到八九个。”冯建笃说,相比之下,会宁县老君坡乡柳岔村的张进勤,虽然也有包裹不时寄来,但数量比杨永华少许多。
会宁县邮政局副局长张世强说,杨永华在该县邮政系统是“名人”,因为他的个人包裹数量是全县最多的。
记者在太平店支局存放包裹的仓库看到,这个面积20多平方米的仓库,杨永华的个人包裹占了全部包裹的近一半,仓库为此专门辟出一个小间来存放。
记者在杨永华家所在的杨集乡邢坪村看到,这个山窝里面的村庄,许多人家的房屋还是土坯房。杨永华家更是残破,他和妻子住着一间低矮阴暗的土房子,墙壁和屋顶熏得发黑,只有约10个平方米,做饭睡觉都在这里。
杨永华的妻子朱巧英说,杨永华身体差,打不了工,28亩旱地是全家的主要收入来源,两个孩子在上大学,其中小儿子的学费生活费每年要4万多元。另外,杨永华的弟媳四年前患病瘫痪在床,弟弟外出打工,弟媳只能由杨永华一家照顾。
一些村民告诉记者,杨永华这几年确实把许多捐来的衣服分给了大家。56岁的村民杨凯仁说,他每年从杨永华那里领了三四十件衣服,全家老小都穿。
但在杨永华家,记者看到有十来件衣服露天放在院子角落里,衣服上落了一层尘土。
在会宁县公安局太平派出所,记者见到正在接受调查的杨永华和张进勤。58岁的杨永华牙齿几乎掉光,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他告诉记者,他只上过一年学,几乎不认字,更不会上网,网上的求助信息,是他在新疆打工的弟弟发上去的。
对于收到的爱心包裹数量,杨永华介绍的数字和邮政部门提供的不一致。他说:“我大概每个月去邮局取一次包裹,基本上每次收到七八十件,多的时候有100来个。”
杨永华说,包裹很多,村里人都不需要旧衣服了,他想送给远处的人,又没有能力运送。
“家里面穷,只能说是太穷了。”杨永华如此解释变卖包裹的原因。从2011年9月起,他开始把包裹卖给在太平店镇附近居住的一个亲戚,平均每个包裹卖10元,用来贴补家用和给孩子交学费。
然而,张进勤否认自己变卖过任何包裹。他说,他收到的衣服全都送给了需要的人,并把发放情况详细记在日记本上。记者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里面有十几页密密麻麻地写着领取衣服的人的姓名、地址和数量。“我不仅没卖过,每次到邮局取包裹还要雇车拉回家,油钱得几十元。我没想到做好事还会惹来麻烦。”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