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称应急方案可减缓污染加剧 但非一启动即改善(3)
环保专家:雾霾与城市管理有关,也与每个人有关
截至14日,北京已连续4天空气质量六级污染。这是北京遭遇今年首次空气重污染,也是北京今年正式开始实施国家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并颁布执行《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以来面临的第一次考验。
11日11时44分,北京环保局在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1月10日我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按照预报结果,我市及时实施相应应急方案。”这是北京首次实施“重度污染日应急措施”。此后,北京市于13日首次启动极重污染日应急措施,相关措施包括发布提醒信息,建议公众共同开展污染减排尽量公交出行等。
据公开报道显示,截至13日15时,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共出动执法人员594人次,检查车辆2.6万余辆次,检查重点单位250余家,处罚超标车辆140余辆。除在主要干道和进京路口开展遥测、路检和夜查外,还对主要用车大户和施工工地开展了入户检查。
记者了解到,类似的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在上海等城市也即将发布实施。上海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近期表示,“上海已在着手制定高污染应急方案,在严重污染情况下启动预警措施,如针对某些高污染行业进行有计划的调整。”《广州市2012-2016年空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方案》近日正式印发实施,其中提出从2013年起,遇重污染天气,广州将采取学校停课,部分电力、工业企业停产等措施。
“地方应急方案可以减缓污染进一步加剧,但不可能措施一启动,空气质量立即改善,”早在北京市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公布之日,北京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彤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空气污染的改善需要时间,更需要和着眼于长期的污染控制对策相结合,需要有广泛的社会共识。
持续的雾霾在网上网下激发起广泛的讨论。一些环保专家和民间环保人士普遍认为,与其说此轮雾霾是地方政府正式开始实施国家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和启动相关应急方案后面临的首次大考,不如说这是政府、公众、乃至所有与空气息息相关的人共同面临的一场大考。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近日在微博上表示,在经历了pm2.5的知识普及、数据监测与发布后,如今公众能够直观、实时地了解所在城市污染过程中的具体监测数据、成因及解决之道,“雾霾中也蕴涵着希望,让我们激发正能量,自我防护,减少出行,合力应急,同时监督推动污染源减排。”
雾霾天气的产生与我国当前所处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有关,与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关,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愿这次雾霾天气能给予人们更多反思和警示。(新华网记者 曹滢 陈元 李莹 韩元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