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江苏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将于1月19日开幕

2013年01月16日 14:13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1月15日下午,省政协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筹备组有关负责人通报了会议的筹备情况。据悉,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定于1月19日上午在南京开幕。目前,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这次会议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奋力开创江苏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开好这次会议,对团结动员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八项工程”、全力推进“两个率先”工作大局,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而合力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这次会议初定会期6天,到1月24日结束。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讨论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同志讲话;听取和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和讨论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有关报告;选举政协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审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议。

  会议新风

  委员一律不带随员,各市限带2辆车

  省政协通报改进会风七项措施,取消文艺活动,吃自助餐无酒水

  不摆鲜花只挂横幅,取消电影和文艺活动,不接受企业捐赠,不发纪念品,出席会议人员一律不带随员……为了贯彻党中央、江苏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规定,对即将开幕的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省政协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七方面的措施,结合实际需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筹备组有关负责人说,这次大会在布置上不摆鲜花,只挂横幅;饮食上提供自助餐,不提供酒水;取消晚上电影和文艺活动;不接受企业捐赠;一律不发纪念品;交通方面,在会议期间也以尽量不扰民为原则,由有关部门根据南京城市的拥堵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委员安全准时到场参加会议。为了减少纸质文件、材料的印刷,这次大会将通过省政协网站(www.jszx.gov.cn)的“委员办公平台”提供文件、简报等材料。一些大会文件、简报只按一定比例印发。

  为了减少会议期间的人员接待压力,省政协办公厅还在会议通知中提出,各市出席会议的人员一律不带随员,各市派两名工作人员到会,负责联络服务,并且要求各市限带2辆工作车。

  委员构成

  795名委员近半数是新面孔

  首次特邀36名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列席

  新一届江苏省政协委员共有795名,其中继续提名的有430人,新提名的有365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先进性。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大会我省首次邀请36名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代表人士全程列席会议。

  据介绍,江苏省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共由795名委员组成。其中,获得继续提名的有430人,占54.1%;新提名的委员有365人,占45.9%,这意味着近半数是新面孔。新一届省政协委员中,中共党员有315名,占总数的39.6%;非中共党员480名,占60.4%;妇女委员有131名,占16.5%;少数民族委员有24名,占3%;新社会阶层人士有92名,占11.6%。从组成来看,新一届省政协委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先进性。

  参加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除了795名委员外,我省还首次正式邀请36名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代表人士全程列席大会,其中有台湾同胞9人;海外侨胞27人,来自美、加、日、英、澳、法等国家。据介绍,这36名特邀代表将单独编组,全程列席大会,会议期间,同样可以为江苏的发展建言献策。

  提案情况

  大会已收到152件提案

  省十届政协5年来共提交提案3686件

  据介绍,省十届政协工作五年来,省政协委员和各党派团体、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共提交提案3686件,经审查立案3440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办理。3440件立案的提案被分送100多个承办单位办理,已经全部办复。从成效上看,所提建议被采纳的占全部立案提案的88.6%。因条件所限一时难以解决留作参考的提案,承办单位也做了说明。

  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筹备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到昨日上午,本次大会已经收到152件提案,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城乡发展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四个方面。(记者 于英杰)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