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将成中国城镇化重要节点:人,不能掉队
本报记者蹲点调研——
城镇化,“人”不能掉队
近日,本报连线基层版组织记者深入海南、广东、山东等地村镇,调研新型城镇化的新鲜实践。现实的变幻迫使人常常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农业和农村不宜简单地被视作城镇化的对立面,为转移人口营造发展空间不应滞后于城区扩展,城镇化产业布局不能忽视进城农民的长远生计。一句话,新一轮城镇化热潮,别快得让“人”跟不上。
城镇化是否就得急着让农民进城?农村和乡土还能不能为城镇化提供动力?紧邻5A级景区的海南保亭县三道镇什进村,2010年开始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以生态旅游来盘活农村资源,使得“乡不动,城入村”成为可能。短短3年间,原本镇里最穷的村,人均收入就从2170元升到9000多元。既改善生活环境、提升发展水平,也兼顾了村民转型的适应性。
发达地区的城镇化面临哪些瓶颈?当前影响城镇化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而城镇化水平居于全国前列的发达地区,不得不从外延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型。仅有78平方公里的广东佛山顺德区乐从镇重整思路,选择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同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此提升竞争力和吸引力。
城镇化是要“化”成一个样吗?作为欠发达的革命老区,临沂完成了辖区内城镇化的“骨架”之后,着力完善城镇体系,根据区位、资源和产业,将所有乡镇分为四大类,并选择12个重点镇优先发展。在发展中,临沂充分利用各镇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实现充满个性的城镇化;在产业规划中也突出“特色”,着力避免各镇间的同质竞争。
一个个问题,一个个选择。新型城镇化当然可以有多种路径探索,但核心都应当是“人”的城镇化,这已成为发展中的中国共识。实现“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富裕农民。中国的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防止违反规律人为“造城”,以免出现“有城无市”和唱“空城计”,让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2013年将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节点,在这个节点上,“人”,不能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