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政协委员:政府应设险情呼叫转移系统
2013年1月23日中午12时1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降临到了辽宁辽阳灯塔市和沈阳市苏家屯区交界的地方。在接下来的20多分钟里,不少沈阳市民都发现自己的手机和身边的固定电话不仅无法接听,而且也无法对外呼叫。
地震发生时恰逢辽宁省政协召开十一届一次全会。昨日记者从大会提案组了解到,针对地震发生时通讯一度中断的状况,省政协委员、政协沈阳市委软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庆林建议,政府应尽早落实险情呼叫转移系统,并将其作为110的辅助系统,从而在险情发生时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拨打‘110’报警,但当灾害发生时,那么多人同时拨打一个号码,肯定会出现打不通的状况。”王庆林告诉记者,“以沈阳市为例,全市平均每天报警电话的数量约有11000起,但同一时间能接入的却只有40至50个,这就会造成救援响应的迟缓。”
随后记者了解到,在电信业务中,当许多人同时拨打一部电话,超出接收线路时,把来电转移到预先设定的语音信箱或者移动秘书的呼叫转移业务就派上了用场。这种转移可以体现在固定电话上,也可以体现在另一移动电话上。
对此,王庆林建议,政府可以尝试通过转移或是GPS定位等科技方法,让报警人可以与片区警务人员直接对话,从而在保障出警快速响应的同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果有条件,政府可以与省公安厅一道,在110报警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建设险情呼叫转移平台,并对现有的公安、派出所、医疗以及消防等部门进行定位。与此同时,报警电话也可利用机站技术进行定位。这样即使出现报警电话外溢情况,报警点和出警点也可两点相连,解决出险不及时的问题。”( 时代商报 记者李冰)
专题:聚焦2013年地方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