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老龄化挑战 人大代表建议完善养老制度
中新网杭州1月26日电(记者 徐小勇何蒋勇张慧慧)第一代独生子女的“80后”逐渐步入而立之年,但“4-2-1”的家庭结构却让他们成为社会夹心层,家里四位老人的养老问题在困扰家庭的同时也在考验着社会的保障机制。在此间举行的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人大代表、宁波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农工党宁波市委会副主委许幼峰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及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传统的养老方式已不适合当代社会,他建议在健全和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初步建立起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近年来,浙江省老年人口持续快速增长,高龄化日益明显。根据浙江省老龄办的年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23.23万人,占总人口的17.25%,比上年同期净增34.2万人,增长4.33%。其中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共74.3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9.03%。
许幼峰多年来一直在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他认为从2030年开始,中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等各种矛盾的全面爆发期,失能老年人的迅速增长是其中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也许不用到2030年。”许幼峰认为,在健全和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初步建立起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战略举措。
出生于1981年的陈建雷与妻子属于第一代独生子女,两人的家都在浙江下属的地市,大学毕业后两人选择留在杭州发展,已经结婚数年的他们一直不敢要小孩子。陈建雷说,自己还没准备好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现在家里四位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他最关切的,2013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政府能完善养老体系,将他“解放”出来。
其实,政府部门也已经意识到了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25日,在浙江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浙江省代省长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今后五年将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许幼峰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及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传统的养老方式已不适合当代社会。因为家庭支持系统被“4-2-1”型家庭结构和“空巢家庭”存在所破坏,而且老人自我照顾方式由于慢性病高发和经济条件而受到限制,还有就是社会支持系统也因不充足的老年照护设施和不完备的养老法律、保险系统等而不能满足老年人长期照护的社会需要。
许幼峰建议,浙江省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在目前失能老人照护服务问题和矛盾日趋突出的情况下,应尽早探索建立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政策。为此,他给出了自己的方案,建立独立于医疗保险体系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立独立于医疗保险体系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分级管理制度、制定老年人长期照护的相关法律和制度。
通过深入调研,许幼峰建议,建立符合国情的以长期照护为核心的服务体系,针对于老年人的社区长期照护服务,可以考虑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长期照料、社区卫生服务站进驻养老机构、社会化居家养老等模式。
宁波市海曙区从2004年开始,积极构建新型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经过四年实践,做法赢得了社会,尤其是老年人的欢迎。2008年宁波市海曙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获得了第四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优胜奖。
在浙江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表示,未来几年宁波将把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满足群众的需求。(完)
专题:聚焦2013年地方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