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委员质疑农产品卖难买贵 官员现场回复
中新网重庆1月27日电(蔡双燕 刘相琳)“地头收购价只有一块多钱的蔬菜,到了城里的菜市场却可以卖到八块钱,一面是农民怨菜贱伤农,一面是市民怨菜价太贵。”如何解决农产品“卖难买贵”?在27日举行的重庆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上的提案现场办理会议上,政协委员们向与会的当地政府部门发问。
今年的重庆两会上,重庆市政协农业界别组20多位委员向大会提交名为《关于畅通农产品流通实现利农惠民的建议》的集体提案,直指当地多年来存在的农产品“卖难买贵”问题依然突出,直接影响到保障市场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该界别委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了解到农产品从生产到最终进入终端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生产者、小贩或经销商、销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或超市等一系列环节,每经过一个环节则加价,最终价格上涨一到三倍。
大会将其做为本届政协的1号提案。27日,重庆市政府会同重庆市商委会等14个政府部门,现场回复和办理该提案。
提到蔬菜价格为何会翻倍?重庆市副市长陈和平现场算了一笔账,以萝卜为例,地里收购价只要四毛钱,收上来要清洗,运输,批发,零售再到超市上架,每一个环节都会增加成本,最后萝卜最少要卖到一块一毛钱。此外,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规模不大,物流运营成本较高等问题,都是造成农产品“卖难买贵”的原因。
重庆市商委主任周克勤在现场表示,接到办理提案的任务后,重庆市商委、市农委以及相关协办单位高度重视,成立了提案办理工作班子,制定办理方案。
周克勤说,今后,重庆在农产品生产环节要推进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在销售环节,将打造西南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在多个区域建设二级批发市场,在17个区县设特色农产品市场,完成乡镇规范化农贸市场和城区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改造,发展社区直销菜店。在流通环节,推进农超对接,鼓励网络销售,大力培育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同时加强市场监控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周克勤还表示,重庆下一步将完善农产品流通上的政策体系,如增加资金投入,简化完善鲜活农产品增值税抵扣手续,争取国家扩大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减免范围,试行产销联程补贴办法,扶持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发展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案委员还提出8条建议,建议当地着力提升农产品生产主体组织化规模化;培育农产品产销对接主体;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体系建设;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方式;同时推进农产品产销信息化,完善农产品保险制度等等。
“2013年,我们将统筹中央、地方资金,统筹农业、物流、商业发展资金支持农产品生鲜配送中心、冷链物流设施、产地集配中心等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并积极实施‘农超对接’流通模式试点……”重庆市财政局官员在现场回复称,根据委员们提出的建议措施,该局将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创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支持作用,促进农产品流通,实现利农惠农。
重庆市农委对提案中委员们提出的建议逐条回复。在场的重庆市农委副主任张洪松说,农委将在坚持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大农村改革力度,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重庆发改委、经信委、科委、交委、工商、物价、税务、质监、保监等提案协办单位工作人员也在现场对该提案进行了回复。
重庆市政府副市长陈和平表示,重庆在2017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就是农村能否实现小康。这项提案既利于农民增收也惠及市民,重庆市政府既要及时回复委员们的建议,更要重在落实。(完)
专题:聚焦2013年地方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