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两会”热议三沙发展:起步期要解决特殊困难
1月27日,三沙首任市委书记、市长,三沙市代表团团长肖杰接受众媒体采访。当日,海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海口市开幕,在2012年7月24日刚刚成立的三沙市,首次派出由8名代表组成的代表团,亮相海南“两会”,引众媒体关注。中新社发 骆云飞 摄
中新社海口1月29日电 (记者 王子谦 张茜翼)建设成就与特殊困难并存,未来发展如何突破诸多难题,三沙议题成为今年海南省“两会”的热点。
海南省长蒋定之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三沙设市为海南带来开发开放重大机遇。目前国家对三沙市基础设施、海洋渔业、海洋执法等方面支持力度空前加大,一批重点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人大代表、三沙市委书记、市长肖杰表示,目前三沙市海上交通补给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及海域管控能力还未完全起步,在开发建设、行政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突破陆海矛盾等方面有诸多困难,后续建设工作困难较大。
肖杰说,三沙市建设要立足于“主权三沙”、“美丽三沙”和“幸福三沙”三个角度,完成维护主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完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目标。未来该市将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构思特色金融资本运作和虚拟经济品牌来吸引更多力量建设,他希望能够有特殊的户籍管理、海关监管、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为三沙发展特色经济提供动力。
旅游业是三沙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协调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人大代表,海南省长助理、旅游委主任陆志远指出,开放旅游规划先行,目前三沙旅游整体规划已全面启动,包括线路规划、海洋生态保护规划及远海旅游安全规定等细节。让游客顺利到达并与环境承载量相匹配是三沙旅游的关键,“时机成熟会对外开放西沙旅游,满足游客的企盼和要求。”
三沙极为脆弱的生态环境需特别关注。农工党海南省委建议在三沙建立国家海洋公园,开辟保护区、科考区、旅游区,分区分期开发,以保护海洋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民建海南省委提出应把“纯净三沙,美丽天堂”作为三沙开发宗旨,建立健全污染处理机制和海域污染治理责任机制,提升污染处理和环境整治能力,严惩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
“后方腹地支撑,非常重要而且是当务之急。”人大代表,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说,有了基础设施建设展开,南海油气开发提上议事日程和海域管控能力不断增强等积极因素,三沙完全有可能成为海南未来的经济增长极,但所辖陆地面积小,没有腹地,三沙市发展会受很大制约。他建议在海南岛沿海划出部分地区给三沙市管辖,成为其油气开发、旅游、渔业捕捞加工及修造船等产业的后方腹地。
政协委员、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赵中社考虑如何做强三沙渔业产业。“要将单一捕捞业拓展至深海养殖业、种苗业和鱼产品加工业。”他表示,海南今年将新建200艘以上大型海洋渔业捕捞船赴远海作业,并有3000—5000吨的辅助船做服务保障,还将在美济礁、晋卿岛等岛礁发展深水网箱养殖产业,“通过升级传统作业方式,提高渔民收入,更好保护三沙海洋环境。”
政协委员陶灵刚建议打造“数字三沙”:以海南岛、永兴岛为中心,在各岛、礁、海上资源开发平台以及可能的沙、滩上建设起“坐标式”信息智能化网络体系,对开发平台及其附近海域进行监测管理。
专题:聚焦2013年地方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