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三公经费遭“拍砖”仍难掩尴尬
“三公”经费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也饱受社会诟病。在今年浙江“两会”上,代省长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今年“三公”及会议等经费零增长,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在改善民生上。但这一目标却遭到了省人大代表的“拍砖”,不少代表认为其过于保守:零增长还不够,需要负增长。
“三公”经费支出过高,公车使用、天价采购、无序接待的奢侈浪费成风,是各界关注与诟病的症结所在。控制“三公”经费饱含着民意,尤其是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语境下,更是对治理奢侈浪费,大幅缩减“三公”经费充满着期待。由此来看,浙江“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三公”及会议经费零增长,可以解读为“逆增长”,遭到人大代表的“拍砖”是在情理之中。
不过,客观地看“三公”经费是零增长还是负增长,只是一个比较概念,无法判断出“三公”经费预算与支出的合理性。显然,人大代表就“三公”经费控制提出意见与建议,更多地还是依赖于对现象的感性认识上,除了“拍砖”之外,很难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比如,“三公”经费不合理的支出在哪里?哪些该削减?
事实上,“三公”经费支出也好,民生问题的解决也罢,都与政府的财政预算打断骨头连着筋。然而,看不懂的财政预算决算报告早已是公开的弊端,看不懂政府如何理财用财,无法明情,自然让人大代表找不到代表人民监督政府的切入点,从而大胆参政。对于“三公”经费零增长,人大代表“拍砖”且只能止于“拍砖”,从中难掩“雾里看花”的尴尬。
让人民监督政府,推动政府公开是政府改革的总方向,财政公开便是其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但从各地的实践来看,让人民监督政府更多还取决于政府的姿态与意愿,缺少有效游戏规则的机制支撑。相对于社会监督,人大的法律监督更具政治性与严肃性,让政府变得透明起来,一应地公开,首先应对人大代表公开。
比如,政府财政预算决算、政府公务接待、公务采购等方面的情况,应让人大代表享有充分的知情权、质询权,一方面便于代表了解情况,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倒逼预算编制更细致、更严谨。一应的“三公”经费控制在既定的标准与范围之内,挤掉虚华奢豪的水分,既将“三公”经费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扩大改善民生的覆盖面。显然,这一切都需要从制度设计的层面加以完善和固化。(木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