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双面袁厉害”并不是一件坏事
收养了超过100名弃婴的袁厉害被称作“爱心妈妈”。在公众印象中,她是个“中国式好人”――善良无私、生活悲惨,但爱心饱满。但最近,《人物》杂志披露了袁厉害的“另一面”――将收养的孩子以残疾程度和相貌分等级;自购或自建房20多套;为维持好人形象,不敢花钱露富。
在此之前,袁厉害几乎被塑造成了“道德完人”。袁厉害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是非争议,注定难以消退。好或坏的非此即彼二元论,也没法勾画她的复杂轮廓。从碎片化的细节还原看,袁厉害的人格脸谱,确实很繁复:她收养了众多孤儿,却未必是平等对待;她与政府部门或有默契,未必是紧张对立;她精明又普通,爱心与私欲并存……尽管有些真相仍在“潜伏”,还需打捞,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性复杂,积成了她的荣耀与负累。
摒弃了溢美式拔高,袁厉害跟刻板化的“好人形象”之间,确有错落。就像某些网友说的:她未必契合“崇高无私”的一锤定音,但却是个真实可感的人。
人性的纸张上,有褶皱很正常,将其神化与妖魔化,都会陷入评判极端化的境地。将弃婴区分对待,委实刺激民众情感。可也有人认为,人之感情很难均摊,有亲疏之别,也合乎人性。至于囤积房产、不敢花钱,若非以收养弃婴之名敛财投机,就纯属私事,无可置喙;就算袁厉害在财产问题上确有撒谎,把好人声望当积累财富的资本,也未必不可包容――平心而论,苛求她毫无保留地行善,消泯私欲,是种道德绑架。
袁厉害不是道德完人,只要恪守权责边界,就无须承载“道义责任的强加”。她承受的爱与骂,恰是公共救济缺位下个体行善的尴尬:因福利院等载体的匮乏,制度性救济的缺角,袁厉害的私人收养,本就游离于“合法”和“非法”之间。当个体行善与制度边界的裂缝无法缝合时,必然留下广阔的灰色地带。
个人收养,或许能为部分弃婴的生存兜底,却没法充当制度替代品。复杂人性,也难以支撑起公共救济架构的稳固性。袁厉害的“双面”慢慢呈现,对渴求真相的民众、对反思收养制度缺漏,甚至对袁厉害本人,都是一件好事。 (湖北 佘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