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袁厉害其实是一面镜子
有报道说,袁厉害对待收养的孩子以残疾程度将其分为三六九等。头等孩子得到最好的照顾,而最需要照顾的下等孩子,一度同垃圾、苍蝇、大小便挤在一起。据不完全统计,袁厉害为自己和家人在兰考自建或购买多处房产,保守估算超过20套住宅。(1月5日《晶报》)
曾经的道德模范,忽然又变成了小人,搞不清到底谁对谁错。恐怕就是袁厉害本人,也不一定能给自己下个准确的结论。即使是同一件事情,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更何况,人性本就复杂。苏东坡和佛印的那段著名公案说,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正是我们内心的折射。有时候别人其实是一面镜子,照出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袁厉害就是这样一面镜子。每个人都从她身上各取所需,折射出来的其实是别人的需要,而不是真实的袁厉害。在大火之前,政府网站上把袁厉害当成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典型进行宣传,媒体把袁厉害捧到了和焦裕禄一样的高度,而大火之后,袁厉害的收养行为就变成了非法,在一些媒体嘴里袁厉害又成了无耻小人。面对袁厉害,从当地政府到媒体,一直都在选择对自己有利有用的那一面,或者干脆把她包装成自己需要的那样。
有人怀疑,那些孩子其实是袁厉害的工具,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袁厉害何尝不是很多人的工具。除了那场大火,袁厉害还是那个袁厉害,但火起了,孩子死了,偶像就此坍塌。与其如此,我们不如一开始就不把袁厉害包装成一个完人。
早在2011年,《财经·视觉》杂志就曾对袁厉害的收养行为进行过报道,并引起了河南省民政厅的关注,促使袁厉害把5名孩子移交给了福利院。如果其他媒体像今天一样对事件持续跟进,也许这场大火就能够避免。
对待一个人,一件事,说好就捧上天,说坏就踩入地,这很难称得上是公正客观。如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能让人们对下一个典型充满怀疑。在袁厉害事件当中,我们该反思的,不仅是救助制度。(刘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