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温家宝主持召开本届政府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

2013年02月20日 19:5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日在中南海主持召开本届政府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近期部分热点城市房价上涨趋势明显,研究出台了有关调控措施。

  这次会议是本届政府第234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从2008年3月19日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共研究讨论611个议题,涉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这反映了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本届政府的施政重点,和中国近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走向。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是贯穿本届政府五年工作的主线。据经常参加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发展改革委一位负责人介绍,2008年、2009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紧要的那段时间,企业大批停产,大量农民工因企业歇业而返乡,各项经济指标急速下滑。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国务院密集召开常务会议。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破例一天两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经济形势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就是在40天内召开的5次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的,并逐步形成了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

  这五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快,国务院每个季度要专门召开一次常务会议加强形势分析,有时也根据需要临时加开会议。2011年年中,国际经济形势又掀波澜,欧债危机接连爆发,中国经济再一次面临严峻考验。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提出了稳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回顾五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及时推出应对之策,始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危机爆发之初,中国仅用半年时间就扭转了经济急速下滑的局面。五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9%以上的平均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从26万亿元增加到约52万亿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高。

  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中心。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议题中涉及民生的有100多个,涵盖了从住房、医疗、教育,到就业、社保等诸多方面。近五年中央财政用于民生投入约占三分之二,比重逐年提高。

  有关部门负责人说,最大的民生亮点是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一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全覆盖,织就世界最大的养老保障网。目前,1亿多城乡居民领取养老金。二是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95%以上城乡居民。三是保障房建设规模之大,史无前例。全国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超过3000万套,基本建成1700万套。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专门就低收入群众、孤儿等发放生活补助等问题进行研究,划拨专项资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九连涨”。

  做好“三农”工作始终是政府的头等大事。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生产、农民增收等进行研究。近五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达到4.47万亿元,年均增长23%。粮食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

  人们注意到,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是国务院常务会议重要议题。在2008年底应对危机的关键时段,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研究了增值税转型、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等多项重大改革措施。2009年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为纳税企业减轻税负1200多亿元。这五年推进的改革还包括资源税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民间投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公开“三公”经费、减少行政审批等。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务院常务会议至少研究部署7次。每年还专题部署一次全局性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为应对危机、促进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从议题的内容看,国务院常务会议还重点研究了教育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审议行政法规草案和讨论法律草案等。

  据介绍,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的议题,上会前要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界人士发表意见数以百万计。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建议。此后,才上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会议消息通常第一时间在中国政府网上发布,公众可以及时了解会议的议题及相关决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这五年,面对一系列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我们迎难而上,危中求机,经受住各种困难和挑战的考验,取得巨大的成就。本届政府的工作为进一步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记者赵承)

【编辑:姚培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